IMG_0172.JPG 

如果問起中國運動品牌龍頭是誰,大多數的人可能會直覺的反應應該都會是:李寧!坐擁NBA頂級球星、手握CBA聯賽贊助,李寧在國際間取得的知名度,絕對不再話下。然而,直到2015年才轉盈為虧的李寧,可不是中國運動品牌之王。

 

答案是安踏。在2012年間中國內需市場一片低迷,安踏毅然放棄CBA贊助權,目標大眾客群。不同於李寧或者匹克,安踏拒絕複製NIKE的成功經驗,選擇以大量的低價商品轉售中國二線以下的都市、農村。透過大量的模仿、山寨商品,成功的在中低消費族群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這樣缺乏創新、甚至侵犯智財權的行徑尤讓人不齒,然而,不得不認同這樣的黑經濟確實替其在大眾客群中取得空前的成功。大陸除了金字塔頂端分子以外,普遍所得更覺台灣為低,這些族群的需求得以被滿足,不得不稱讚安踏董事長丁世忠的眼光獨到。

 

安踏並不打算複製NIKE經驗,然而該爭取的曝光未曾少過。NBA球星包刮K.Garnett、L.Scola、C.Parsons、R.Rondo乃至新崛起的新生代得分後衛、浪花兄弟之一的K.Thompson,都是安踏「實力無價」的戰隊成員。

 

安踏卻未如同其他品牌一樣,替這些球星們打造個人風格強烈的專屬戰靴,僅只靠著球員名稱的噱頭來做為宣傳手法。甚至包括Parsons、Rondo等人穿上賽場的簽名球鞋,因著成本問題而不生產量販。即使有,也僅以粗製模具開模,鞋型遠較賽場上所見來的為差。

 

和K湯簽約以後,安踏雖曾替其推出團隊戰靴KT fire,然而個人主題薄弱,唯一的連結只有鞋面上的四號字體寫著KT fire。上個賽季多次發生K湯穿著hyperdunk上場的景象,Parsons的經紀人亦曾聲稱安踏的鞋子使他受傷,因此,對於安踏而言,筆者原本是不抱任何期待的。

2015-02-13_08-33-00.jpeg 

 

今夏Thompson在中國行期間,安踏穿出了一款勇士配色的龍鱗籃球鞋,K湯在記者會上複雜的表情讓媒體大作文章。

BbsImg144007652359100_1080-1080big.jpg 

但筆者看來,這款作品並未那麼糟,它仍有不少創意的元素,代表了安踏終於在認真做鞋上邁進一步。而直到這雙KT一代問世,K湯好不容易滿意的在賽場上穿著,加上NBA襪款贊助stance的宣傳照中,這雙KT一代恰巧一同入鏡,加上勇士隊的逆天戰績,在此推波助瀾之下,KT一代成功掀起不小的討論度和話題性。

klay-thompson-stance-socks-1.jpg 

筆者依舊不是勇士隊的球迷,亦不特別崇拜以投射為主的球員,原本對這雙簽名鞋是不感興趣的。然而國外鞋評對這雙安踏重回主流市場的作品均有正面評價,勇士隊經典的白藍黃配色又是如此清爽,因而選擇在第一時間入手一雙。題外話,一開始官網採用預購的模式,筆者是原價入手,之後實體門市價格迅速下降,心裡還是有點小不平衡的。

 

K.Thompson曾在訪談中自信地宣稱:自己是聯盟中最優秀的得分後衛!縱使K湯擁有單節37分的史詩級表現,精準的投射令其得以擠身一流搖擺人之列。然而活在超越常識的S.Curry陰影之下,K湯是否能如其所言,勝過MVP級別的J.Harden,壓倒體能條件更加出色的J.Butler、D.DeRozan等人,尚有待商榷。無論如何,作為整個聯盟中二號位中,唯二擁有簽名鞋的人(好吧,如果你把E.Turner也納入的話……)KT一代無疑增添了不少話題性。

IMG_0188.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68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SG/SF,切入為主,非力量型球員。切入、急停為主,偶有背框,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外觀:

IMG_0137.JPG 

以往筆者對球鞋外觀的描述不多,外觀絕對是KT一代的一大優勢!過去中國品牌在模具使用的成本限制上,往往會出現「內容物與包裝不符」的窘境。即使設計圖再怎麼線條出眾,套用陳舊的模具,製作出來的結果總是難如人意。為何NIKE球鞋能在市場中雄踞山頭,有非常大的因素是它的鞋型。

 

安踏作為山寨之王,過去在鞋型上的表現總是極為慘淡。最經典的例子是C.Parsons的戰靴,市售上簡直可憐的不忍卒睹。然而,這次KT一代用上了全新的模具,鞋型上達到前所未見的絕佳表現。

 

極為鋒利的造型、中段收窄的鞋身、鞋頭的弧度,無一不是國際品牌的水準。我們輕而易舉地找到了一個極為接近的對比對象:hyperdunk2011。鞋身的線條感非常強烈,雖作高筒設計,但整體完全沒有擁腫、累贅的感覺。

IMG_0182.JPG 

鞋面並非單單的塑料,而是上了一層霧面的熱熔縮膜,讓鞋面產生了一種珍珠般的光澤和質感,而不見塑膠鞋的廉價感。這次安踏主體的是「羽翼」,因而在鞋身中段有類似羽毛的幾何圖形。這些線條並非單單印上去的,而是立體存在,包括安踏logo在內。不得不說,這些巧思讓整雙鞋提升了數個檔次。

 

不難看出,鞋型和Curry系列似有那麼點接近,然而作為勇士隊的球迷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能以不足單隻Curry2的價格入手一雙鞋型出眾的勇士配色球鞋,無疑是相當划算的。

1660544_1522922554691603_1384193013_n.jpg 

用料/重量

用料上面,KT一代是一雙後衛專屬的塑料鞋,因此輕薄透氣是它的主要訴求。除了剛提及的鞋面熱縮膜設計以外,鞋子中段配置了類似fuse鞋面的透氣孔,而這樣的支撐並非單層的,耐用度上面應該不用太過擔心。鞋面整體來說尚稱輕薄,前掌的彎折度不錯。

 

41碼的KT一代淨重350克,算得上是一雙輕量化球鞋,頗能符合後衛球員的需求。

 

支撐

KT一代雖然是一雙高筒球鞋,然而在腳踝的自由度上仍能表現得不錯,鞋面的材質尚算堅挺、卻不至於到壓迫,實際使用情形,大概比hyperdunk2014再更強烈一些。中足的位置設計了整塊的TPU托盤(黃色區塊),材質相當堅硬,在抗扭轉的部分還是比較令人安心的。向外延伸的防外翻也做得相當明顯,筆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多次利用變相來檢測這部分的效能,都可以有非常不錯的安定感。比起同樣以輕薄為主打的高筒鞋superfly4,KT一代在這方面的穩定性可說是完全勝出。但由於偏硬質的鞋面,在移動時可以感覺到鞋面和腳還有一定程度的空隙,貼合度仍舊有差。

IMG_0140.JPG 

緩震/反應

這恐怕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過去安踏長年使用了果凍般半透明的緩震膠,事實上腳感並不算糟,但是「軟而不彈」為其主要問題。要讓鞋子踩踏柔軟並不困難,難就難在如何能保有反應性。這也是所有物料緩震都會遇到的問題。

 

KT一代捨棄了過去使用的可視果凍緩震膠,而單單在中底注入了發泡物料。透過橫切面,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外觀和Curry2所搭載的charged非常接近。當然,每個品牌所持有的配方不同,穿著感自然不能完全等視。

1419941_1084065031624020_1398277267_n.jpg

12431356_1084065001624023_1205075487_n.jpg 

在橫切面之中,我們可以看到KT一代的前掌部分注入的中底材料,作了符合前掌彎曲程度的切割,類似Free run大底的概念,使跑動狀態中的鞋子能夠更大程度的呈現穿著者足部的動作。

 

筆者手邊並沒有Curry2,僅以Curry1的charged和clutchfit drive的Micro G這兩項原理接近的緩震作比較。KT一代的緩震感受,和Curry1的charged接近,但比不上micro g。你可以感覺些許的彈性,但它不會是在意緩震者的第一選擇。(同為發泡材料,價格落差如此之大,UA常被戲稱為美國安踏,不是沒有原因的。)

 

事實上,筆者很容易地找到了一個對比對象:hyperfuse 2012。特別舉出2012的版本而非2011/2010,是因為那兩雙鞋的zoom感太強烈,和KT一代所提供的緩震感有不小的距離。

 

然而,hyperfuse 2012的版本中,主要的彈性腳感仍來自於phylon(跟氣墊植入位置有關),和KT一代的腳感非常相似。另一個比較近期的對比對象則是Kyrie 1,眾所皆知,Kyrie 1的球鞋中,緩震絕非主打功能,單單phylon中底所給予的穿著體驗跟KT一代的發泡物料還是比較接近的。

 

IMG_0199.JPG 

然而,這樣的腳感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它絕非你會上腳鍾情的那種第一情人,然而場地感非常清晰,在最後的那一下也可以感覺到一丁點的緩衝,比起adidas前幾年的crazyXXX系列,那自然是好上許多了。KT一代針對K湯跑位、快速反擊的需求,在實戰中的反應性還是相當不錯的。在起跳、墊步的操作過程中,場地感和緩震感達到一個尚算不俗的平衡。至於前掌物料所作的分割設計,在實戰中其實不太能夠特別感受得到,不過KT一代作為一雙反應出色、場地感十足的後衛球鞋,是無可挑剔的。當然,這樣的場地感對輕體重的人來說膝蓋的負擔尚不算大,但如果你是大體重的球員,那麼這雙鞋就不適合你。不過筆者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一句:你如果可以接受Kyrie1的緩震感受,那你絕對也可以接受KT一代的。

 

另外要說的就是,鞋墊的部分仍不能讓人滿意,如果能換上矽膠鞋墊,那必能大幅的提升所謂的腳感。

 

包覆/尺碼

後跟的填充物恰如其分,穿著時不覺得壓迫、亦不覺得單薄。後跟有一圈硬質的TPU,提供後跟的支撐性,能將腳踝牢牢鎖在鞋身之中。KT一代仍屬於輕薄、靈活的那群,如果是追求LBJ系列重裝坦克般盔甲般的變態包覆,那就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尺寸部分,KT一代的鞋型看似瘦長、實際上前掌還是比較寬鬆的。大抵而言,41(us8)的長度大概稍長於us8.5的Kobe 9 elite low,楦頭亦較寬,鞋墊內長則是27cm,安踏最大的尺寸是44.5(us10.5),預估可供us11的人穿著。

 

IMG_0144.JPG 

抓地

安踏這季推出了五指掌控的仿生足外底,雖然頗有為人詬病又有山寨之嫌,然而這樣類似天足的概念,在抓地力上面還是很值得期待的。KT一代雖然把原本誇張的仿生足簡化(不知道是否因為KT一代是打入國際的作品,怕因為侵權問題挨告),而加入了傳統的人字紋設計,但腳掌區塊仍有作局部切割,實戰中抓地亦算是相當不錯,在室外有灰的場地能取得中上以上的表現。

IMG_0139.JPG 

 

它不是變態的說停就停,但它也不會造成任何的打滑。然而在室內場地的話就要慎思了,因為KT一代的外底材料相當堅硬,在不甚乾淨的室內場地未必能保有其功能性。

IMG_0160.JPG 

耐磨/耐用

還用說嗎?安踏自來有水泥殺手之名,實戰三次以外外抵沒有任何磨損,絕對是室外神器。鞋面的部分算是很好打理,不過完美主義者當心了,白色的熱熔縮膜受損後必然會留下傷痕,如果很在意球鞋外觀完整度的話,那還是選擇黑色的較好。

IMG_0142.JPG 

IMG_0186.JPG IMG_0194.JPG 

總評

安踏在簽下這麼多球星以後,總算拿出一款上得了檯面的籃球鞋。它無疑是安踏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雙鞋,無論在鞋型、細節、用料上,都有相當的高度。從過去廉價、山寨等形容詞脫胎而出,達到了主流實戰鞋的水準。

 

除了鞋子本身以外的部分,亦屬相當用心。鞋盒的材質相當上檔次,擺上了大大的勇士隊LOGO,購入時亦有附贈的鞋袋,完全是超規格的周邊配置。

IMG_0126.JPG 

在緩震部分還有提升空間,因為KT一代目前的緩震性能並無法完全符合球場上每個位置的需求,但作為一雙後衛球鞋,並考慮到它的定價和明星效應(499RMB),它所能提供的已經相當足夠了。

 

總體而言,KT一代的確顛覆了過去我對安踏球鞋的認知,它絕不會是什麼腳感爆棚的超規格鞋款,也不具備革命性的全新科技。卸下球星價值的外衣,它就只是雙籃球鞋,但它也確實滿足了球場上恰如其分的需求。「中規中矩」是最適合它的形容,然而之中的部分細節,若能細細體會,也可以得到不少的穿著樂趣。

 

如果你是一個預算不高、卻又對勇士的小球藝術充滿欽慕的球迷,或許是個體重一般、沒有品牌迷思的鋒衛球員,那麼不妨把KT一代納入你戶外打球的選項之一,在有了正確的認知之後,我想,它大概不太會讓你失望。

IMG_0172.JPG 

商品購買連結

arrow
arrow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