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1848_1097549266970563_203262509_o.jpg

前言

即將邁入五月,季後賽第一輪陸續結束。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遭遇了缺少了Mike ConleyMarc Gasol等核心球員、缺兵短將的曼菲斯灰熊隊。毫無懸念的,幾乎以輾壓之勢擊潰了這支過去曾帶給黑衫軍大麻煩的防守勁旅。比賽進行的過程中,Kawhi Leonard依舊表現得幾近完美,射手群有甦醒的趨勢,LaMarcus Aldridge看起來非常自在,而三巨頭GDP,又悄悄的在季後賽勝場紀錄上添上了一筆。

13010743_1160633780633811_2985554786647937775_n.jpg

這個系列賽中,Tony Parker上腳了一款全新的鞋款:TP III low,顯然的,這雙鞋將會是小跑車在季後賽中的最佳夥伴。而當他身邊有兩個全明星等級的進攻萬花筒,Tony再也不用像過去幾年那樣一個人扛起馬刺的進攻重責。他只需要控制好節奏、偶爾切入破壞對方陣型,也能贏得比賽。

 

TP III的訪談之中,設計師顏岩談及了未來TP IV的設計概念,指出Parker有意願嘗試低筒球鞋,因此他們也正準備往這個方向發展。過去,Tony Parker一直都穿著著中筒球鞋進行比賽,無論是過去NIKE時期,還是轉投Peak懷抱以後。然而,當Kobe IV橫空出世以後,翻轉了人們對低筒球鞋的印象。現今聯盟之間,不單單是追求速度的後衛,甚至在禁區肉搏的鋒線們,都願意穿上低筒球鞋,追求更加靈活、反應出色的功能性。

IMG_0808.JPG

Peak在低筒球鞋這塊,一直都不算用心。對於能搬得上檯面的作品,大概要追溯到暴龍隊Lowry還沒跑去adidas的時候。襪套內靴、三級緩震,鞋面卻稍嫌生硬。整體來說中規中矩,但畢竟不能說是多用心的作品。過去,對於TP系列的開發,Peak一直秉持著保護性至上的方向,不管從團隊鞋的TP9,還是正代系列,都是至少中筒以上的設計。即使一、二代均有推出低筒版本,但在功能上面和正代都有相當的差距,可謂變相的平價版本。然而,事情不同了。當Dwight Howard嚷嚷著要穿上低筒球鞋比賽以後,Peak推出了配置絲毫不減的DH1 low;我們以為要在四代才能看到低筒的TP系列,它卻來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全新的TP III low延續了三代的鞋面設計,但大底則是用回我們熟悉的Team TP9的設計,究竟它能帶給我們怎麼樣的體驗呢?

13113340_1097549230303900_1947739821_o.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0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此款是選用41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SG/SF,切入、急停為主,偶有低位,非力量型球員,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外觀

鞋面幾乎完全延續了三代的設計,然而筒身削低到腳踝以下。後跟原本質感相當突出的霧面透明TPU被取消,改成漆皮區塊,在質感上不免略遜幾分。TP III的細節也很大程度的被縮減,考量到低筒的價格較高筒少了80 RMB,這樣的改變稍嫌遺憾,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13113340_1097549230303900_1947739821_o.jpg

鞋頭的設計依舊屬於復古的方頭,讓人不禁想起了ZK4…當然,在討論三代的時候我已經講過一次了。低筒讓整體的搭配性更好,穿上街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值得矚目的是配色的部分,鞋面使用一種類似漸層的潑墨設計,由白到黑,讓它產生一種類似Curry 2 “suit tie”的既視感。潑墨的細節部分處理得宜,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塑膠鞋的廉價。美中不足的是冰藍色的外底,個人認為整體來說稍嫌突兀了一點,若能改為白色外底的話整體應該會更協調一點。然而,冰底提高了一點好處:讓我們對於鞋底的配置一覽無遺。同時發售的美國隊配置就沒這麼開誠布公了。

 

鞋帶是雙色編織鞋帶,算是相當不錯的細節。然而受限於鞋帶孔的設計,在穿著的時候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才能繫緊,穿著過程中也容易鬆脫,這個問題和LBJ X類似。因此如果不介意的話,最好還是換上扁鞋帶。

 

重量

剛已經提到,對於TP系列的開發,Peak一直秉持著保護性至上的方向,這點在TP III尤其達到了巔峰──保護、緩震的體驗效果的確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然而,在重量上面的表現也幾乎讓人抗拒。然而,在削低了筒身、更換了大底以後,TP III low成功的瘦身成功,單足不足400g的重量,達到了一般後衛鞋的水準。無論你的體重為何,TP III low已經不會對你的腳造成多餘的重量感。

13091638_1097549280303895_806147265_o.jpg

包覆

就尺寸而言,我依舊選擇了和TP III一樣的尺寸。一般而言,在選購低筒球鞋的時候應該要選得合腳一點,避免在運動的過程中腳在鞋內打滑,進而影響表現、增加受傷的可能。

 

寬楦頭的設計依舊讓瘦腳板的我稍覺困擾,但能穿厚襪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內靴非常的服貼、柔順,體驗感出色。最優秀的地方在於腳後跟處──Peak並不單單只是削低了筒身,在TP III中原本位於腳踝處的踝枕也一併下移,剛好的卡住了跟腱的位置,穿著的過程中完全不會有不跟腳的疑慮。無論在哪個品牌中都少有這樣的設計,讓穿著的包裹性、舒適度都大大提升。忘掉那些會讓你的腳跟滑動的驚悚經驗吧,這是TP III low最優秀的幾項變革之一。

 

13113225_1097549260303897_797996793_o.jpg

支撐/穩定

你心目中的低筒球鞋應該是怎麼樣的?科學實證,高低筒的設計並不會完全影響腳踝扭傷的可能,事實上有更多的問題需要留意。以我個人而言,前掌是否有作出外擴的防側翻鯊魚鰭、足弓處是否有TPU或者碳版提供支撐,這才是最關鍵的。防側翻的設計能確保你在奔跑的過程中能夠紮實的著地、發力,足弓的硬質支撐確保你在激烈運動過程中不會讓你的腳有不安全的扭曲,高筒的作用更多時候是讓你在受傷當增添一點點拉住腳掌的機會,和發生的契機毫無關聯。更何況,今日有太多的高幫。

 

從可視的冰底我們可以看出,足弓處有一塊黑色的TPU材質,雖然不是碳版(如果是的話,商品成本將提高10%),但也足夠了。在實測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危險的情況。後跟從內部延伸上來的內置TPU和踝枕提供一個很好的作用。

 

低筒鞋安全性的另外一個指標就是重心高低。為何Kobe系列即使是低筒設計,仍能提供優異的保護性?原因無他,就是壓低重心使底盤更加穩定。歷來的LBJ low系列,在配置上幾乎都是無可挑剔──從全掌air max和前zoommax,為何始終難以稱作實戰利器?就因為重心太高,前掌的穩定性亦不夠理想,穿著時一直會有種踩高蹺的感覺,乃至我實戰過一次就將之雪藏。KD VII縱然腳感無可挑剔,但問題如出一轍。

 

平心而論,當我們討論起一雙低筒球鞋的所有安全指標,TP III low已經完全做到。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低筒球鞋,保護性殊無遜於TP III

IMG_0819.JPG

13128545_1097549333637223_89386165_o.jpg

緩震

有多少人是從team TP9中脫離品牌迷思、開始認知到其他品牌的可能性?我自己就是一個。當球鞋的筒身下降,TP III厚到幾乎不接地氣的中底在安全性上反而成了負擔,這點我們在討論重心高低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於是,因著Tony Parker本人的要求,TP III low用回了Team TP9的大底。

 

Peak在緩震膠的運用上已經相當成熟,矽膠鞋墊提供的優秀腳感絕非其他品牌的厚紙片可比。上腳的柔軟感受熟悉且陌生,因為在我的感受上,中底似乎又被削薄了。更加貼地輕量、卻又不失舒適。這次的緩震並不是那麼的雅俗共賞,中前鋒們無法在這雙鞋上取得他們想要的厚實腳感。然而,它整體的調性更適合後衛球員,要說這雙鞋是Peak最好的後衛鞋亦不為過。值得一提的是後掌有一圈TPU的環狀構造,它不單單是裝飾品,而是延伸出去,讓後掌落地時多一分保護,不會因為中底的柔軟形變而造成立足不穩。

IMG_0818.JPG

若論Parker本人的職業生涯,大概從07年拿到FMVP以後,到13年間算是一個巔峰期。尤其13年他幾乎無可防守的中距離跳投、犀利無比的切入,在個人表現和節奏掌握上都是一個高點。然而,那年剛加盟Peak、穿著team TP9的他,卻因著Ray Allen一顆足以載入史冊的三分和冠軍失之交臂。隔年,即使Peak為他推出了TP1,小跑車依舊堅持著穿著team TP9,誓言穿著舊鞋去奪回失落的一冠。然而,那年他的狀態已經開始下滑,馬刺卻仍舊憑藉beautiful game的威力和Kawhi Leonard的爆發,以輾壓之勢擊敗了熱火LCD,也造成三巨頭解體。

 

去年,馬刺和快艇激戰過後出現了一輪遊的窘境,TP被傷勢所困,個人表現被CP3幾乎全面壓制,乃至後者在Game7的最後完成了準絕殺。今年,身邊有了更強力的隊友,對手卻也換成更恐怖的史詩級勇士,小跑車堅持換底,是否也希望能找回13年的狀態,替自己一雪前恥?

13090891_1097549286970561_1023177933_o.jpg

反應

TP III厚實到幾乎不接地氣的大底提高了優秀的緩震性能,但被犧牲掉的就是反應性。幾乎和LBJ 12 low那種恐龍般的神經傳導可以相比,如果你是倚靠快速移動求生存的球員,TP III恐怕很難得你青睞。

 

TP III low的反應性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削薄的中底讓它的場地感明顯出眾許多。複合式緩震膠的材質減少震腳的可能。我特別喜愛突破過程中它給予的回饋感,非常的飽滿、直接,相較於TP III前掌那種飽和的踩踏感

TP III low在提速上面有著顯而易見的提升。

 

漫長的季賽過程中,為了避免Tony Parker的雙腿在征戰過程中有著太多的負擔

,加上其腳色的轉換,TP III著重的是降低受傷的每一分可能。然而到了季後賽,小跑車必須把儲存的能量全部的釋放出來,毫無保留的傾瀉在速度上。而作為速度的最好幫手,就是低筒版本的優秀中底。

 

13090862_1097549233637233_93801914_o.jpg

抓地力

以抓地力而言,我心目中的排名是這樣的:TP1>TP3>team TP9>TP2,然而加入了TP III low以後,它大概可以處於一個和TP3持平的位置。深刻紋、閃電形的紋路,在室外的水泥地而言不算太沾灰,因此抓地力有一個相當不錯的表現。在室內的木板地就更瘋狂了,說停就停,毫無拖泥帶水。

 

耐磨

這也許是最讓人卻步的一部分,很多人看到冰底就望之卻步,殊不知每個品牌所使用的外底配方並不相同,以TP1的複合材質運用而言,橡膠區塊的耐磨性是比不上冰底材質的。然而,這樣的美好神話在TP2中破滅──部分配色的全掌冰底稍嫌柔軟,耐磨性上大大下滑了一個檔次。到了TP3,又看見了一線曙光──穿著至今,前掌並沒有什麼太過的磨損。究竟TP III low的表現如何?

 

穿著至今,我僅僅打過了三次球。而目前來看,表現得不算太糟,但應該也不會是水泥殺手,在室外場地可能很難超過一年。然而,看看它的價格,再想想今天的一堆”XDR,好像也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了。

 

總結

從未想過這個賽季還未結束,我們就有機會體驗到一雙完整配置的低筒TP球鞋。而且,Peak做的遠比預期的更好──優異的保護性、重心配置的拿捏,都可以算是有相當的火候。外觀上細節的減少、故事性的降低,不免讓球迷們感到遺憾,然而TP III low卻紮紮實實的是一款實戰球鞋──不為情懷,只求性能。

 

對我而言,TP III low是整個系列中最適合我的,過去所有的遺憾一次滿足,況且,能和喜愛的球員穿著同一款配色,也算另一種更深沉的情懷。

 

它仍舊有其缺點,然而瑕不掩瑜,優秀的腳感和出色的反應性都是值得嘗試的原因,尤其過去Peak一直在反應性上面的表現差強人意,這次在保有腳感和反應性上面的平衡來說,Peak處理得很不錯。畢竟,只要盡可能地去削薄中底、讓前掌沒有一絲科技成分,任何品牌都可以宣稱自己是為了追求極致的反應。然而,那種硬得發疼的腳感只會逐漸的傷害你的雙腿,畢竟我們不是NBA球員,沒有一副5000鎂的神奇鞋墊;也不像其他職業球員,有專業人士幫我們料理傷患處和貼紮。總而言之,如果你在尋求一雙反應、緩震均有不錯水準,腳踝支撐不錯的低筒球鞋,選擇TP III low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13113313_1097549220303901_873554121_o.jpg

匹克賣場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