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92275_326885291422602_1863401157989236736_n.jpg

 

今年夏天無疑是Anta的勝利,Gorden Hayward這位明星前鋒的加盟對整體品牌的助益絕對不容忽視。而「星海哥」在自己簽名鞋推出之前,也會持續以學長Klay Thompson和Rajon Rondo的球鞋出賽。

 

44775294_325381861350619_2398028825750405120_n.jpg

44837906_1866789493417305_4747519203886497792_n.jpg

▲「星海哥」的個人PE

 

 

作為Klay Thompson的第四代籃球鞋,設計師Robbie Fuller證實了四代和三代之間的延續性。KT4是做為KT3”改款”的存在,主要在於修正KT3在性能上面的不足,一如過往Kobe、Lebron系列經常做的那樣。

 

 

43622217_723936191317265_6628062993693278208_n.jpg

▲Klay Thompson的上腳實著

 

然而隨之升級的不僅有性能,還有訂價。KT4的價格再次提高了100RMB,達到了699RMB,主要仍在於新科技Flashfoam的加入。而它的性能是否能匹配這樣的價位,這篇評測應該可以提供你想知道的答案。

 

5O2A0051.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2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此款是選用us8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二三號球員,切入、急停跳投為主,偶有低位,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優勢

-大幅升級的緩震

腳感絕對是KT4相較於前作的最大升級,甚至可以稱它是影響至鉅的進化。過去中國品牌的既定印象脫離不了「硬」的體驗,雖然緩震性能和腳感實無絕對性的關聯,但對於消費者而言,上腳軟彈的感受絕對是比較討巧的。

 

目前Anta主打的緩震科技有A-Shock和Flashfoam,A-shock的優勢過去其他文章已經提及,它的舒適性無庸置疑,放在籃球鞋上也很適合,雖然彈性較為普通,做為中端籃球鞋的材料,它已經足夠好了。

 

5O2A2516.jpg

▲搭載A-shock的籃球鞋腳感不俗

 

Flashfoam則是Anta重本投資的新項目,還因而登上了央視新聞。和過去傳統的EVA發泡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是使用Eva混合E-TPU製成的。E-TPU這個詞彙很耳熟吧?事實上,它就是Adidas藉以翻身的Boost原料,E-TPU擁有輕質、耐久、回彈出色等優點,相較於傳統的EVA發泡材料,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時至今日,已有諸多品牌投入E-TPU的中底,但大多是跑鞋品牌,包括Brooks的DNA AMP、Puma的Ignite;除卻Adidas以外,E-TPU應用在籃球鞋上目前只有LiNing的Drive Foam(用於Way of Wade 6、馭帥12),而Anta的Flashfoam即將成為下一個。

 

44830451_743372892662011_6484238385924800512_n.jpg

▲ETPU發泡的BOOST中底

 

E-TPU是由一個個獨立的顆粒膨脹而成的,也因此在於中底的成型有其難點,而產生回彈的關鍵在於足夠空間的型變,這也是Boost籃球鞋在穩定性上的疑慮。Anta利用傳統的EVA將其包裹、取得折衷,雖然官方給出的回彈數據(60%)遜於Boost材料(70%),但整體而言還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運用方式。

 

44661667_1612651975501174_476118191576186880_n.jpg

▲要瘋家族的Flashfoam成員

 

44606589_564020294024375_2319933383867629568_n.png

 

 

過去KT系列一直使用不同密度的EVA材質做為中底材料,我個人認為前三代之中,二代的腳感和反應性兼具,三代則稍厚,一代基本上就偏硬一點。我對這樣的設計並不感冒,因為很多我們鍾愛的籃球鞋,諸如Adidas J.Wall 1也使用這樣的配置,而它們雖然沒有逆天的腳感,但在實戰中的表現無須質疑。

 

BbsImg147471095558883_4192x2218.jpg

▲在KT4以前,個人最愛的還是KT2的腳感

 

然而KT4的腳感完全顛覆了這些印象,它整體的體驗非常接近Adidas Crazylight 2016。是的,就是那雙全掌Boost的籃球鞋。上腳後的彈性極為強烈,幾乎是一穿上,就立刻湧現想要打球的衝動。

 

44837884_553290375114458_8819853404059729920_n.jpg

▲腳感和Crazylight 2016非常接近,這絕對是非常好的評價

 

後掌提供的回彈感非常出色,即便是內線型球員穿著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而前掌的部分也較KT3貼地許多,KT3讓我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前掌厚度偏厚、不利啟動,而KT4做到了提升,而它並非單只是靠把中底削薄,Flashfoam的注入提供回彈/反應兼具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白色的區塊全部都是中底材料,但其實它並不如外觀上看起來那麼厚,而是上翻的中底,目的當然是提升後跟支撐。

 

5O2A0040.jpg

▲後掌落地的感覺百玩不膩

 

5O2A0085.jpg

5O2A0063.jpg

▲啟動的回彈和反應性兼具

 

5O2A0098.jpg

▲感覺自己的膝蓋都復活了

 

時至今日,LiNing有雲科技和Drive Foam,Peak則有P-Motive(魔彈)科技,而Anta在中端有A-shock、高端則有Flashfoam,各品牌在緩震中底的發展均可說已經進入了成熟期。

 

不過,後掌區域過厚的緩震材料,確實對於落地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愛用後撤步的話,過於柔軟的中底材料會影響落地的穩定性,對於喜歡變向、橫移的朋友來說,KT4的中底並非最佳選擇。

 

 

-靈活和保護兼備的支撐性

KT4使用了全編織的鞋面,理所當然會遇到的考驗就是側向支撐力的問題。它的編織鞋面延續KT3的優異強度,和Kobe X Flyknit版本相當,光是一部分就已經勝過Hyperdunk 2016 FK、LBJ15等鞋款。遺憾的是它取消了KT3前掌外側的「鯊魚鰭」,讓側向支撐扣了點分。

 

25399193_1736148113082372_8245429780429603468_n.jpg

▲KT3鯊魚鰭的取消讓人覺得非常可惜

 

中底的部分有往上延伸的軟質TPU,它們外型有點像是小翅膀,一路到腳後跟。它們確實的產生了穩定的作用,當我選擇壓肩突破、側向蹬地等動作時,它們能確保我的雙腳仍在中底的範圍之內,而不會有過度翻轉的疑慮。

5O2A0031.jpg

 

後跟內置的TPU的設計對於腳跟的鎖定感起到了基礎的作用。對於一雙「偽高筒」的襪套球鞋,腳跟會在裡面晃動的話是完全不可以被接受的。但因為一體襪套鞋身的設計,KT4的腳踝處並不能真的鎖緊,這部分必須投KT3一票,它對跟腱的鎖定感明顯比較出色。

 

5O2A0184.jpg

 

中足的部分,對比KT3前後分離的設計,KT4顯得較為傳統,它仍在中底放置了TPU,而這裡也順便說說了我個人對於所謂「中足抗扭轉」的看法。

 

5O2A0188.jpg

 

在球鞋評測百花盛開的今天,大家能得到資訊的管道非常多元。一直有一派的人士不斷的以「鞋子能不能對折」來做為球鞋穩定性的依據,彷彿中足的那一塊就成為一雙球鞋好壞的唯一論斷。事實上,我認為中足的TPU片絕對不是越大越硬越好,所持理由包括下面兩點:

 

1.用「對折」的方式來評價一雙球鞋容不容易使人扭到,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是近代不斷強調「仿生足」、「自然律動」的概念,很多球鞋的設計均以釋放雙腳的活動性為前提。就以Kobe IX、Kobe X為例吧,這兩雙鞋幾乎可以算是公認的實戰神鞋,它們都可以不費半點力氣的對折,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它們的穩定性不佳;相反的,Kobe VII的碳板之大,絕對是近年少見的,又為何在穿著體驗上屢有負評呢?由此可見,中足TPU的放置只是球鞋設計的一個環節,我們在考慮支撐性的時候應該把球鞋視作一個整體,而不是用一種片面、偏狹的角度蓋棺論定。

 

41135315_336859620412827_1064426778669350912_n.jpg

▲誰敢說Kobe IX不是一雙好鞋?

 

 2.就我的想法而言,中足TPU最主要要確保的是「避免左右扭轉時過度型變」和「能量的傳遞」,前掌也可以透過其它外部的支撐(如鞋           面,又或KT4、TP5的側面設計),後者則是讓運動過程中的力量能得到妥善的運用(最經典的例子就是AJ XX8的Flight Plate),而中足TPU           對不是可取代的,今年最革命性的鞋款Kobe 360就是最好的證明。

 

44845531_1919695454789010_908815556574969856_n.jpg

▲顛覆傳統認知的Kobe AD 360

 

一雙鞋不一定能適合每個人,有過足底筋膜炎的人可能會需要更多的足弓支撐,但畢竟那是個人情形,就像因為腳踝習慣性扭傷而抨擊低筒球鞋的行為一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果一味的用批判、反定的態度去評價任何自己看不順眼的事物,身處這個選擇多元的世代,未免會有點可惜。

 

5O2A0080.jpg

 

回到鞋子本身吧,KT4的中足支撐片有外置的透明材質跟內置的部分,它的面積雖然不大,材質也不是極端硬,但我反而覺得這樣的使用更能契合1-3號位球員的需求,既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也不會妨礙腳部的移動。

 

5O2A0045.jpg

 

KT4的支撐基本上是夠用的,它雖然和LBJ15有著類似的外觀,卻避免了相同的缺點,和較為傳統的球鞋相比亦不惶多讓。KT4有防側翻的設計(這也是LBJ15所欠缺的),這對避免中底不穩的情形起到了效果。

 

 

#持平

-維持表現的抓地力

KT4整體仍舊延續了KT3的紋路設計,而它們在表現上確實也如出一轍,一樣的值得信賴,但耐磨性也確實不算出色。如果想要看關於抓地力的更多描述,可以看我關於KT3KT Light3的評測。

 

43728831_353002178600687_4441911862501572608_n.jpg

5O2A0188.jpg

▲KT3和KT4的紋路基本上是保持一致

 

 

-不挑腳型的包覆感

相較於KT3仍保有傳統的鞋舌,KT4則是一雙完全的襪套球鞋,腳踝處的可拆魔鬼沾也不復見。對於襪套的疑慮,通常來自於其無法調整的壓迫感,KT4的腳背的部分不會過低,高腳背的人應該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顧。但襪套球鞋的樣子就是那樣,你如果真的不喜歡襪套球鞋,你就一輩子不能接受。

 

5O2A0050.jpg

 

後跟延續了KT3開窗的設計,類似Kobe1的Huarche設計,對於腳踝包裹嚴嚴實實的KT3來說它們很棒,一定程度的增加了靈活性,但對於趨近「偽高筒」的KT4來說,腳踝處本來就已經夠自由了,開窗的設計意義實在不大。後跟的內襯填充物雖然飽滿,但偶爾起跳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到些許的不跟腳。

 

44876476_259986974592493_4211272750066565120_n.jpg

25395009_1736147983082385_16665317640130521_o.jpg

5O2A0071.jpg

 

KT4鞋面的彈性稍有提升,對於腳寬的人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它的鞋楦感覺比KT3收窄了一點,但我仍建議這類全編織的球鞋,應該以完全合腳為選擇的方向。

 

鞋帶系統採用菱形的方向來鎖定雙腳,這很好的避免鞋帶產生過度的壓迫。鞋帶孔則透過類似飛線來補足編織鞋面天生的不足,每個品牌的做法幾乎都相同,而它們也都同樣有效。

 

 

#劣勢

-外觀上面的肖似

如果去否定KT4在外觀上和LBJ15似乎有著血緣上的糾葛,那麼這篇評測就是盲目瞎挺。當我把KT4拿在手上的時候,也必須承認,這樣立體的編織紋路,實在有那麼點神似。

 

nike-lebron-15-wine-red-flyknit-897649-201-3.jpg

5O2A0178.jpg

 

我們仍能顯而易見的看出它們的不同:LBJ15是以菱形鱗片為主要結構,KT4的立體編織則是秉持「靜水流深」的主題,採用了類似流水的線條。在概念上有各自的設計語言,但就第一印象來說,的確容易造成誤會。希望今後也能有更多品牌能在立體編織鞋面上作文章,或許能協助KT4洗刷這樣的「社會觀感」吧。

 

總評

花了大概10-15小時的實戰體驗,終於完成了這篇評測。699RMB的定價和Kyrie4、PG2差不多,但在用料上而言,KT4還是相當不錯的。

 

5O2A0046.jpg

 

其實就下半年而言,筆者認為真正值得入手的鞋款並不多,大概就是Air Jordan CP3 XI、Adidas Pro Bounce兩雙。主要仍因球鞋發展至今,很多東西已經逐漸被我們習慣,而在性能上任何一點不足都會被無限放大。如果你僅追求從地表直衝腦門的貼地感,又或者腳踝要有層層加固,那KT4絕對不會適合你;但對於其他人而言,KT4肯定能被納入「值得一試」的清單之內,主要就是因為Flashfoam實在是相當舒服。KT3在保護性的環節其實更勝一籌,KT4則是腳感占優,若兩者能綜合起來,那麼或許就是一雙實戰神鞋的產生。

 

5O2A0089.jpg

arrow
arrow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