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0197_1161749473883875_1759557084685279794_n.jpg

任何一個球鞋系列能發售到第十代都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以團隊鞋而言。NIKE陣營當中,能超過十代的,幾乎都以一線球星簽名鞋為主,LBJ的支線Soldier算是一個比較接近的答案,自從hyperdunk2008的奧運橫空出世以後,至今也不過八個年頭;Adidas更不用多說了──在Rose7販售以前,他們甚至沒有一個系列能撐過六代。驀然回首,李寧馭帥系列已經來到了第十代,對於任何一個品牌而言,都算是個里程碑。

 

2006年誕生以來,馭帥系列一直使用了大量的中國元素,作為李寧品牌中的高端團隊籃球鞋,差不多等同於Nike hyperdunk的水準。正如NIKE不會放棄HD系列,李寧也未曾放棄過馭帥系列。只是在十年間起起伏伏,潮起潮落,設計師的更替也替這款團隊鞋注入了不同的科技底蘊。

52453702.jpg

過去支撐馭帥系列的核心科技稱為SAS同步協調系統,乍聽之下似乎有點浮誇,其作用即在於足弓處配置的TPU貫穿了前後掌,並且和緩震材料做出連結,在增加整體穩定性之外同時提供緩震。當然穿鞋的是人,看完跟力學課本一樣枯燥的使用說明書對使用者體驗一點幫助也沒有,還是直接來看鞋吧。

001ZLs1Vgy6P0jPC168a0%26;690.jpg

馭帥雖然作為李寧的核心高端系列,近幾年來卻顯得稍微乏善可陳。馭帥9保留了過去的皮質元素,中規中矩的外型在創意上顯得不足,取消了過去馭帥那種流線的設計感,轉型的過程似乎有點力不從心。尤其近期李寧閃擊/空襲/音速三大系列強勢崛起,幾乎奪走了所有的市場關注度。當馭帥10推出之前,個人對這個系列是完全不抱任何興趣的。

 

馭帥10尚未推出就話題性十足,首先最先推出的是和雜誌《sole履程》的聯名版本,就是中國品牌少見的炒作招式。739RMB的價格以中國品牌來說算是不斐,官網開售十分鐘內即被搶光的飢餓行銷手段,讓馭帥10的初登場就有著相當的聲勢。隨著一般版本的發售,筆者也入手了這款鐳射配色,就大概分享一下實著至今的個人感受。

 

aHR0cDovL2h1cHUtaTFpNS5pbWctY24taGFuZ3pob3UuYWxpeXVuY3MuY29tL3RvdWNoLzQyNy80MjYxNDI3L3RvdWNoX2Jic190aHJlYWRfaW1nXzQyNjE0MjdfMTQ2NDM5NzU5OC43ODI0LmpwZWc.jpg

 

13925337_1161749587217197_685288801916144826_n.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0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此款是選用李寧us8.5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SG/SF,切入為主,旱地拔蔥為輔,偶有低位,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13909074_1238046879559167_8712862639027747301_o.jpg

13909254_1238047109559144_2869445108227492169_o.jpg

 

外觀

初見圖片的時候,原本以為這款白鐳射的配色使用的是類似空襲2的那種塑膠鞋面,事實上白鐳射和紅血玉使用了類似NIKE Kobe IV的那種皮質鞋面。而在目前發售的四種配色之中,另外兩款白黑、黑白兩種配色採用的鞋面是全網布的。

 

屏除聯名款式,白鐳射無疑是話題性最高的。鞋面上記錄了過往馭帥的發展過程,讓人很難不聯想起以前的2K4、hyperdunk 08的鐳射版本。如此高規格的外型卻搭配了如此價格,不可不謂良心。

 

後跟的部分則有馭帥的字樣,鞋舌上則是立體LOGO,中間那個圖案就是馭帥系列的標誌。單以細節而論,馭帥10完全沒有塑料的廉價感,即便和歐美品牌的頂級簽名鞋款相比,完全不惶多讓。

 

比較特殊的是白鐳射版本除了鞋面上的圖案以外,整雙鞋完全找不到任何李寧的LOGO。承載了十年歷史和李寧25周年的紀念性,也算是絕無僅有了。

 

鞋身採用了斜開的鞋舌,在激烈使用過程中能有效避免鞋舌滑動。並不是什麼新穎的設計,但卻很有效。順帶一提,鞋帶是使用了我個人特別喜歡的、類似90年代的那種快速鞋帶系統,不需要一格一格的把鞋帶拉緊,能夠輕鬆地調整自己需要的寬緊程度,印象上自然有加分之處。

 

13932891_1161749537217202_3405310348747538207_n.jpg

 

重量

過往馭帥皮質的設計增添了鞋子本身的質感和包覆,代價當然就是重量壓不下來。而從馭帥10相較於前作,基本上已經脫胎於舊有的風格,成為一雙符合現代球鞋進化趨勢的鞋款。採用塑料/皮質的結合,恰似舊有元素和未來發展的一個妥協,單足400克左右的重量和Superfly 4相若,至少在鞋身輕量化的道路上,已然及格。

 

13923799_1238046986225823_8177317441634027774_o.jpg

 

包覆

尺寸來說,始終糾結於李寧較寬的楦頭,最後因著高筒穿脫的便利性而言,我選擇了us8.5,而沒有選擇us8。然而試穿上腳的當下立刻開始後悔──設計給亞洲人寬腳板的楦頭,始終不能適合每一個人。它不像閃擊1偏大到無可救藥,但至少比音速3大上半碼。在我穿著stance籃球襪的時候仍感覺到前掌有不安的滑動,因此出動了李寧紅標贊助襪並自行更換了矽膠鞋墊,在此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完整的包覆感。(是的,單單以厚度而言,李寧紅標>stance,李寧黑標和後者相若,但緊實度略遜)

 

馭帥10的包覆感是懷舊而驚豔的。它確實保留了過去hyperdunk2010ZK4的那種包覆感,皮質鞋面依舊溫柔的像是初戀情人,不卡腳、不壓迫。在足踝的兩側的面料雖薄,但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效果,當然距離Rose6那等級的包裹固定還是有點差距。我們早已不是莽撞的初戀少年,但少穿一個鞋帶孔就像是對現實的掙扎。我放棄了最上面那格鞋帶,雖然犧牲了一點保護性,至少能還給腳踝一點自由。當鞋帶全綁的情況下,內側鞋面會有一個不自然的彎折,這是設計上的缺陷,也可能會稍微壓迫到踝骨下方。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總之是個瑕疵。

 

13909429_1238047042892484_4311918501582642722_o.jpg

 

 

後跟內襯的設計絕對是一大亮點,突起的部分可以有效防止後跟的滑動。雖然這設計和同樣今年發布的Superfly5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要忘記馭帥10的發布和發售都要早得多。

令人不快的是跟腱的部分,那塊網狀材質延伸的稍嫌過頭,打直腳板的時候很難忽略那個部分帶給跟腱的壓迫和不適感,當然它不像hyperdunk2015那樣硬的難以忽視,穿上長襪能稍微緩解此一症狀,但如果能設計成V型而不是突起的圓弧狀,相信在自由度和使用體驗上都會更加完整。

 

13938437_1161749533883869_2001864197699460840_n.jpg

13932891_1161749537217202_3405310348747538207_n.jpg

 

支撐/穩定

作為SAS同步協調系統的繼承者,馭帥10在保護性不可謂不用心(雖然目前為止我還是搞不懂這東西到底有什麼實質作用)。馭帥10在前掌的地方設置了向外展翅的防側翻,這也是我衡量一雙鞋到底容不容易讓穿著者翻船的標準。當中底厚度過高、鞋底面積太過狹小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翻船神器的誕生。很顯然,馭帥10在鞋底的穩定性來說雖然不是空襲2那類型的地面坦克,但至少尚算不俗。

 

中足的地方設置了碳纖維板,這幾年李寧幾乎快把碳板變成高端團隊鞋的標配,相較於連TPU都有點小氣的其他品牌而言,還是比較良心的。碳板不見得能幫助你統治球場,但心目中那小小的虛榮卻可得到滿足,質感也是我們在選購球鞋時會認真考慮的一部份。在實際作用而言,中足處有支撐設計而協助鞋身的穩定性,不會讓你在切入、落地的時候有過度扭轉的形變。最恐怖的不是踩到別人的腳(畢竟沒護具的情況下該翻的就是會翻),時不時來個自體落地也要翻船,那真的要認真考慮鞋子是不是該換了。

 

實際使用過程中,馭帥10的穩定性和支撐還是相當不錯的,每一次落地都有相當安定的感覺,無論是橫移、跳躍,都能提供相當的安全感。後跟外側的TPU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踝部支撐。在靈活性和保護性而言,馭帥10靠向了後者,這不代表它會跟Soldier9一樣牢牢的綁死你對自由的一切渴望,但細節的調整應該能讓它擁有更好的平衡。

 

 

13939611_1161749633883859_4574787462344549032_n.jpg

13882287_1161749623883860_4818782382147533242_n.jpg

 

緩震/反應

 

緩震、緩震、緩震。

 

對於大多數的籃球愛好者而言,腳感幾乎決定了對一款鞋的評價。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柔軟的腳感和緩震並不具正相關,但腳感不討喜的鞋款幾乎都很容易被負評掩蓋。

當材料緩震成為緩震科技的發展趨勢,李寧的雲也默默地來到了第三代。而李寧也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的配方──調校得宜的中底成分是成敗關鍵,而李寧也做到了。從All city 4開始,到後來的幻影/魅影,以至於現在的各種鞋款,馭帥10提供了一種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腳感。這種腳感你基本上不太需要像從前的B+C一樣需要踩開(當然,熱開了會更好),不需要透過「找找威利在哪裡」的想像過程去猜測到底是鞋底的哪個部份起了作用,你可以在走路的時候就感覺到中底的彈性。它和Lillard2bounce相當類似,後腳跟尤為明顯,但整體而言更硬一點。它依舊不是Boostzoom那個級別的選手,但不管你是什麼位置,馭帥10的腳感不會讓你失望的。

 

單就緩震表現而言,雲三代和Bounse+到底熟優熟劣,其實是比較見仁見智的問題。Bounse+的彈性足夠、實戰中顯著而直接(單看音速三的表現)。但以雲三代而言,腳感更為飽滿,調性溫和,適合幾乎每一個人。如果光就我的印象來看,馭帥10腳感的"初體驗"在李寧中絕對是前段班,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閃擊1這個黑科技般的存在......

 

這次馭帥10的鞋墊尚算用心,並非單單一層厚紙片,不過壽命應該不會太長,換上常備的矽膠鞋墊已經是習慣動作了。

 

不要被馭帥浮誇的厚實外底給騙著,那並不全是中底,因此他的腳感也絕不同於外型顯示的不接地氣。相較於後掌的紮實,前掌仍有不錯的場地感。當然,如果你是切入狂魔,這樣的前掌反應性只能算是不錯。

 

13939354_1161749573883865_2831190833452673659_n.jpg

13925337_1161749587217197_685288801916144826_n.jpg

 

抓地力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擁有過一種超級騷包的鞋,每走一步就會響起「啾啾」的聲響,簡直就是路人的白眼神器。總之,馭帥10讓我想起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謝謝你。

 

乍看之下馭帥10外底的紋路相當單調,只有斜向的紋路,但卻非常的有效。僅僅是在新生高架橋下的場地,吱吱聲不絕於耳,而在實戰的情況下,這樣的抓地力幾乎是瘋狂的存在。在室內場地使用也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馭帥10的抓地力屬於頂尖的那群。

 

然而,優質的紋路設計和沾粘性高的鞋底材質,卻仍不能避免果凍底容易沾灰的事實。在室外多風沙的水泥地上,果凍底沾黏的沙塵讓其抓地力打了折扣,若遇此情況,仍須記得時不時的用手擦拭一下鞋底。

 

耐用

不一定每種果凍底都不耐磨,但馭帥10的外底屬於柔軟的那一種,同時也意味著它在水泥地的壽命不會太長。鞋底紋路算粗,能一定程度的增加耐磨程度,不過期待它能在外場長期征戰是不切實際的。

 

中底的部分也因其亮面材質的設計,只要穿著過必然會留下痕跡,而在實戰後也容易出現破損,雖然鞋面和中底的材質都算容易打理,但這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接近凌遲。

 

13906707_1161749477217208_6402077178220315490_n.jpg

 

 

總評

經歷了十年歲月洗禮,馭帥10總算是破繭而出,成為一雙在各方面都有極高水平的實戰鞋。它不單單是性能優秀,同時在外觀、細節上都有接近球星簽名鞋的水準,更衝擊了我心目中中國品牌球鞋排名中、長期盤據冠軍的閃擊一代。如果你厭倦了廉價的質感和千篇一律的外觀,或者你需要一雙表現全面、價格平實的實戰好鞋,馭帥10非常值得入手。縱使在這個Soldier9破壞市場平衡產物的今天,我仍必須要說:Soldier9的確是保護、緩震俱屬上乘的超值好鞋,但很遺憾的,它的設計無法適合每個人。

 

如果讓我心中列個排名,過去所有穿過李寧的實戰類球鞋,排名結果可能會是這樣:閃擊1>音速3>空襲2>纏繞>風暴,目前看來,單看馭帥10的實戰性能,也能稱得上是佳品。但或許由奢入儉難吧,馭帥10放在眼下這個世代,其實不能算是多麼具有革命性的鞋款。比起Adidas的逆勢高升、UA的各種鞋面,馭帥10顯得安靜而平凡。然而它的確讓我想起了過去的hyperdunk08/10。或許到科技漫天亂舞的今天推出已經不具有太多噱頭,但李寧仍在能掌握的範圍之下盡可能地去詮釋每個細節,盡可能讓整雙鞋的質感、性能都能到達相當的高度,保有過去成功的元素並不是退步,而是一種延續跟傳承。話說回來,單看外觀,完全能夠穿上街,不光是在李寧,甚至在其他品牌的實戰鞋款中也是少見的。

 

 

 

購買連結

 

 

 

 

 

arrow
arrow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