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閃擊來到了第六代,我依舊清楚的記得當年閃擊1代是如何用出色的腳感征服了我,爾後分別入手了三代和五代,而關於這兩雙鞋的評測也都在部落格裡。由我的購買履歷來看,奇數代的閃擊似乎總比偶數代來的突出——直到閃擊6曝光。

 

5O2A2694.jpg

 

閃擊6分為普通版本和Premium版本,Premium版本其實對應了五代的PO(季後賽版本),無論在用料和配置上,都較普通版本為佳,當然價格也比較高昂。

當閃擊6 Premium 的諜照曝光時,我第一時間被它出色的外型給震懾了——毫無借鑒、斧鑿的痕跡,它的美感是如此獨特而隨和,符合現代審美的編織鞋面、新穎的導管系統、後跟畫龍點睛的拼接效果,將之放入年度最佳設計鞋款的討論也毫無問題。

 

69599243_2616940805003094_7526581404830793728_o.jpg

 

這樣說吧,當你擁有了太多的實戰鞋,你會發現越來越少球鞋能勾起你的興趣,尤其球鞋發展正趨向一種殊途同歸的趨勢,ETPU發泡中底、編織鞋面、襪套⋯⋯嗯,這些在閃擊6 Premium 上面全有,可是當我看到它的圖片時,我便第一時間決定要將之收入囊中。原因無他,它就是帥。

 

5O2A2708.jpg

 

然而入手的價格也讓人咋舌——799RMB發售價格,幾乎沒有折扣,這對李寧團隊鞋來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價格,因為大部分李寧的球鞋在發售時都是七折左右(同一時間,訂價599RMB的普通版本只要2K左右的台幣就能入手),「不折扣」的標籤一向只能貼在way of Wade正代上頭,然而我沒有猶豫太久,因為它真的太迷人。同時,我還入手了普通版本,打算對比兩雙鞋的性能,是否真有一張藍色小朋友的差距。

 

69852002_2616941125003062_3818609110241247232_o.jpg

 

究竟這雙要價三千多新台幣的Premium版本實戰性能如何?它是否能夠匹配高昂的價格?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實戰報告。

 

以下閃擊6Premium 簡稱閃擊6P,普通版本的閃擊6則以6代稱之。

 

5O2A2751.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0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此款是選用us8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二三號球員,切入、急停跳投為主,偶有低位,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外底設計

兩雙鞋採用了完全相同的外底紋路,主要的差異在於鞋底材質。6P採用了和音速7類似的冰底材質,沾黏性很強,6代則是橡膠大底,材質明顯硬朗不少。

 

69445436_2616940958336412_3227452912586194944_o.jpg

 

在木板地使用的情況下,6P的表現極為驚艷,它不是那種一移動就發出啾啾聲的高調風格,但在蹬地的時候能提供即令人放心的抓地力,內側邊緣有整排的人字紋補強,一路往上延伸到中底,明顯是為了用內側蹬地時的止滑,這部分的設計十分有感,尤其是地板狀況不佳的日子,這一小排的紋路即能帶給你比別人更好的止滑效果,不至於一壓肩就摔了個狗吃屎。雖然它很容易沾灰,用手一擦就滿手髒汙,但出奇的是沾灰後的表現對實戰性能影響不大。

 

5O2A2725.jpg

 

6P的耐磨性則稱不上好,根據我在音速7上面的經驗,在水泥地使用絕對不算是太明智的選擇,不過在橡膠、PU等場地還是可以接受的。6代因著較硬質的紋路,選擇在橋下、河堤的水泥地穿著,耐磨性明顯好上許多,雖然整體的紋路仍偏細偏薄,要在操上一整年可能有點難度,但至少打室外環境是沒有問題的。

 

5O2A2788.jpg

 

對比評分

6P

室內抓地力 ★★★★★

室外抓地力 未測試

耐磨性 ★★☆☆☆

6

室內抓地力 ★★★★☆

室外抓地力 ★★★★☆

耐磨性 ★★★★☆

 

中足支撐

 

6代和6P比較明顯的差異,即在於中足的位置。6代只有內置的足弓支撐片,6P則是有著非常誇張的中足支撐設計──半透明的TPU承托盤由足弓的位置上翻到中底外側,牢牢的扣住了足弓,卻沒有頂腳的情形。這樣的設計除了提供足弓額外的支撐以外,更能加強外側中段的側向支撐,讓鞋子穩妥的待在中底範圍裡,不可謂不用心。

 

69386139_2616941181669723_729392520395489280_o.jpg

 

實戰過程中,6代在中足的穩定度中規中矩,和大部分的鞋款沒有太大的差異;但6P的體驗感就十分強大──它和Air Jordan XX9中足的flight Plate系統非常類似,前掌只要足尖一發力,就會感覺往前推動的力量,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感受。

 

5O2A2783.jpg

 

筆者對於中足TPU的概念是比較開放的,每個人對於中足支撐的需求不盡相同,速度快的人會喜歡Kobe系列那種接近裸足的穿著感,垂直爆發力強的跳跳人則會鍾情於類似Flight Plate的系統,TPU並不是越大越好,Adidas為了讓Boost中底穩定的八字TPU雖然是四平八穩,卻也一定程度限制了腳部的動作。過大、位置不合理的中足支撐只是阻礙移動的災難(Kobe VIILBJ XI血淋淋的例子就擺在那裡)

 

69381356_2616941505003024_3631110212695359488_o.jpg

 

6P中足的TPU並不會限制你的腳步,它反倒產生了一種類似Jordan Flight Plate的作用,聯繫了前後掌的動能,感覺一蹬地就能跳個老遠,每當我墊起腳尖,就會湧現強而有力的推進感,然而這對腿力是有一定要求限制的,如果你腿部的肌力不足或是有過傷病史,你可能會覺得它的中底很難跑起來。但缺點也很明顯,如果腳部力量不足的情況底下,這樣的彈射感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較高的中底重心,多少會限制雙腳的靈活度。

 

5O2A2734.jpg

 

 

前一篇帕克七代的評測我們談過了扁平足對於腳踝、膝蓋等部位帶來的負擔,而筆者也因著扁平足的關係,常在打球後於腳踝有著痠脹的現象,但6P明顯可以緩解足踝的負擔,對比當天攜去球場的帕克七代尤其明顯。

 

5O2A2732.jpg

 

後跟的部份,6代和6P在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外頭的皮質只能說是裝飾,倚靠的均是內置的TPU6代的支撐算是中規中矩,舉凡後跟的內置TPU、些許的上翻外底,都可以算是各司其職,可惜的是後跟的填充物不夠厚實,雖然它在跟腱處些微的延伸增加了穿著的舒適度,但略有不跟腳,如果能大方一點,給到音速7 low的程度,相信能讓它的CP值大幅提升。

 

69847238_2616941675003007_281921722028916736_o.jpg

 

6P在這方面就毫無值得詬病的空間了,雖然是襪套的設計,但內襯有著極為紮實的踝枕,腳跟的貼合感十足。它在外觀上最惹眼的是由中底延伸上來的透明硬質TPU,紮實的撐起了足弓的位置,再加上外圈大面積的上翻中底,6P可說是真正的人鞋一體。

 

69592520_2616940851669756_9052912477162962944_o.jpg

 

 

6P

足弓支撐 ★★★★★

後跟支撐 ★★★★☆

 

6

足弓支撐 ★★★☆☆

後跟支撐 ★★☆☆                                                                 

 

 

中底性能

6代採用了全掌的lightfoam,這也是今年李寧所有中高端團隊球鞋使用的配置(包括音速7、馭帥13Lightfoam這種ETPU材料在音速7上面初試啼聲,中底厚度大、調校密度低,李寧存心展現它們能在腳感上做得多出色。然而過軟的中底也意味著穩定性稍嫌不足,在馭帥13Lightfoam的密度和厚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閃擊6代的表現也算是中規中矩。

 

5O2A2809.jpg

 

6代的Lightfoam在靜態腳感上固然不如音速7,但在實際穿著過程中,6代的中底反饋十分柔和。它的貼地感比之閃擊5代有所下滑,落地時的緩衝尚可,但如果用後跟著地的話,還是會有震腳的情形,如果是大體重的球員,6代的緩震不足、軟而不彈,建議可以遠離

 

5O2A2786.jpg

 

之前我曾評價過音速7Lightfoam不適合切入選手,但我認為6代調整過密度、厚薄度以後,穩定度上升,但整體沒有太多亮點。對我來說Kyrie2/3等鞋款在外場的緩震是完全不能接受,6代高出這條標準線不少,但仍舊沒有值得推薦的地方。

 

6P採用雙層密度的中底,外緣是調整密度較高的Lightfoam,內層黑色的地方則是較軟的雲科技,而我必須說,這很可能是李寧在Way of Wade 6以後最好的中底體驗。

 

69599243_2616940805003094_7526581404830793728_o.jpg

▲黑色部分是雲科技中底,但它露在外面的地方全部都是上翻的中底,實際重心遠比外觀看起來低,下面的Lightfoam則是環抱式的,包裹住裡面的雲中底。

 

側向移動的時候,腳掌大多會由外緣先行落地,彈性強的Lightfoam會提供很好的回彈,接著內裡的雲中底會把衝擊發散,雖然它幾乎沒有任何軟彈的腳感,但回饋優秀而不震腳,這是很多球員最夢寐以求的中底體驗。中底看似很厚,但從外側看到的有很大一部分只是上翻的中底,它的貼地感其實並不差,大概和PG3差不多吧。

 

5O2A2744.jpg

 

即便它用的中底材料並不算太高端,但普通的材料整合在一起,它達到一種類似平民版Way of Wade 6的出色表現。在打球的過程中你幾乎不會注意它,但它確實能保護你,並持續提供強大的動能,雖然腳感幾乎是毫無感覺,但它的緩衝性還是非常不錯的。

 

5O2A2720.jpg

 

6代的Lightfoam對大體重球員來說緩震行程不足;6P的雙密度中底可能是李寧有過最好的調校成果,它在啟動時的體驗完全可以說是驚艷。它像是更輕量的wow6,即便是有膝蓋傷病的球員,也能在6P上得到充足的保護。

 

27173513_1782234951807021_4622619232026199791_o.jpg

▲閃擊6P和WOW6的腳感有點相似

 

 

6P

能量回饋 ★★★★☆

緩衝性能 ★★★★☆

 

6

能量回饋 ★★★☆☆

緩衝性能 ★★☆☆☆

 

 

鞋面材質

 

6代採用了一種比較細的面料,外觀上有類似顆粒的突起,鞋帶孔則是直接和鞋面相連,只有在第四對鞋帶孔的位置使用了塑膠導管,穿過鞋面連接中底。各位,如果你曾覺得Nike的飛線很容易斷,李寧現在完成了世紀之舉——他在外面加了塑膠管,並在其餘鞋帶孔做了皮質的補強,在耐用的角度來看,還是頗為用心的。尤其選購6代的人,一定程度都會比較看重球鞋的耐用性。

 

69545422_2616941701669671_5166473480991932416_o.jpg

 

鞋楦正常不寬不窄,繫緊鞋帶後鎖定感很足,屬於合格的低筒鞋水準。鞋面的導管沒有異物感,鞋身中段的鎖定很舒適。鞋面材質的手感其實和音速7相差無幾,舒適性很不錯,但上腳前我頗為擔心前掌會否和音速7一樣有側向支撐不足的問題,然而結果是我多慮了,6代在前掌外側壓了一個大大的李寧logo,這限制了外側鞋面的形變,提供了額外的支撐性。中底有著略為的上翻,讓腳掌能一直待在正確的位置。

 

5O2A2781.jpg

 

自從閃擊5 PO以來,李寧在編織鞋面上的處理前進了很大一步。過去中國品牌旗艦款以外的編織鞋面都有一種單薄的廉價感,但閃擊5 PO的編織完全是頂尖水準,而6P也延續了這樣的質感。

 

5O2A0482.JPG

▲兩千元左右的球鞋,卻有著毫不相稱的高級編織手感,閃擊5 PO呈現出來的質感的確出色

 

甫拿上手,它就展現了一種簽名鞋的氣勢——只有LBJKD這等級的球鞋才和它是一檔,中低端的PGFreak系列在質感上肯定瞠乎其後。

 

5O2A2694.jpg

 

不光只是外觀細緻,6P在細節的處理也毫不馬虎,它在中段的側邊刷上一層膠水,讓鞋面的強度大幅增加,6P的楦頭屬於正常寬度,不過度壓迫腳趾,卻也不會有滑動的感覺。和6代不同的是,6P的塑膠管從鞋面一路延伸到後跟,原本在看效果圖時,我完全無法想像它是如何作用的,但當我拉緊鞋帶,塑膠管也會隨之收緊,它不單單只是鎖住了跟腱,更把鞋面往上收緊,而讓整雙鞋變成一個互相連動的系統,收束得恰到好處。李寧球鞋最常被詬病的就是包覆性的不足,但對於6P而言,包覆性確實可以記上一筆。

 

69574987_2616941101669731_5057767747061022720_o.jpg

 

6P採用無鞋舌的設定,這種鞋子在繫緊後很常會有勒腳背的問題,但6P在內襯加厚了泡棉,有效的解決了這項潛在的問題。但它並非沒有缺點,整體鞋舌的設計和鞋楦影響,閃擊6P左右不偏,但腳背上面空間較多,像我這樣的瘦腳,還是出現了多餘的空隙。

 

69537266_2616940971669744_5316028520026079232_o.jpg

 

6P

鞋面包覆 ★★★★☆

鞋面支撐 ★★★★☆

 

6

鞋面包覆 ★★★☆☆

鞋面支撐 ★★★☆☆

 

 

 

總評

6代相較於同世代的學長音速7,幾項調整都收到不錯的效果──中底的穩定性更好、更加貼地,雖然後跟填充是讓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地方,但這些都不妨礙它作為一雙不差的外場低筒實戰鞋,不論是後衛還是輕型飛人,都能從中得到不錯的穿著體驗。遺憾的是,有著各方面性能都更加強大的6P在旁,6代怎麼樣都很難搶到鎂光燈焦點。

 

5O2A2764.jpg

 

閃擊6Premium版本,或許是Way of Wade 6以來最好的一雙李寧籃球鞋,它絕對配得上旗艦款的稱號,除了平庸的耐磨性以外,它在性能上幾乎沒有死角。在腳感上它絕非一眼情人,但實戰中它的確足夠優秀;在包覆性上它堆疊了較多的材料,但整體的重量表現仍舊叫人滿意。閃擊6P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李寧證明了一件事情──屏除堆疊奢華用料的Way of Wade,他們的產品力仍足以和NIKEAdidas抗衡。

 

44946851_2126914070672439_473377164922716160_o.jpg

▲過去,李寧最好的球鞋無庸置疑是WOW6

 

5O2A2692.jpg

 

回歸現實面來看,6P訂價為699RMB,目前的市場價格和Kyrie5Freak1相若,這兩款都屬於Nike的中端定位球鞋,因此我們也就以這兩者作對比對象。緩震來看,Kyrie5Turbo ZoomFreak1都沒有帶來突出的腳感優勢,倚靠的更多是中底低密度的Phylon,閃擊6P雖然沒有很好的腳感,但緩震性能上並沒有落後;鞋面包覆性來說,Kyrie5絕對是史詩級的,但閃擊6P也不賴,Freak1偏寬的體驗可能會稍差一些。而以主觀的質感來看,編織應該還是勝過普通的Mesh網布,在不考慮球星加持下的情懷因素,光因著「性能」以3K左右的價格購入閃擊6P,個人是認為完全不吃虧的。

 

5O2A2746.jpg

 

這次的長測過程中一直比較糾結,深怕太過樂觀的評測會導致內容失真,但平心而論,閃擊6P真的就是這麼好,或許,它會是李寧至今所有的團隊籃球鞋中最好的了。

arrow
arrow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