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絕對是中國品牌集體爆發的一年,Peak把去年就已經驚艷世人的態極進一步發揚光大,Anta用GH1和KT5 low重新定義了CP值,LiNing用一招䨻家拳打遍天下無敵手,順理成章的登頂了球鞋實戰榜。而曾經擁有Kevin Love、Marbury等人氣球星的361沈寂了一段時間,而終於在收購了Asics團隊,得到了足以延續品牌命脈的中底材質Qu!kfoam,就此展開它的逆襲之路。

 

141634052_886526722201974_742029631220251162_n.jpg

從收購ASICS團隊後研發出的新中底Qu!kfoam確實非常舒服

 

361的核心策略兵分兩路,一是聯名日本知名動漫IP,包括聖鬥士星矢、鋼彈、足球小將翼,另一方面則簽約了Aaron Gordon,這名超級扣將在去年明星賽極具爭議的評分當中再次和冠軍失之交臂,反倒順勢把361的曝光度一舉拉滿,陰錯陽差,世事之奇莫過於此。

 

1201212211.jpg.0.jpg

107641652_3327347123962455_8444634014576218200_n.jpg

 

2019年我曾為大家帶來過361 Big3籃球鞋的評測,當時甚至還沒有新生的Qu!kfoam,2020年我也先後入手了Big3 Qu!kfoam版本、禪戈,休閒鞋上則入手了兩雙361的Q彈跑鞋、一雙老爹鞋,可謂消費良多。而在年末的時候,我也終於拿到了今天的主角——AG1。

 

82595522_2918916051472233_2726316137078849536_n.jpg

 

361 Big3 Q版本在當初我已經完成了素材採集,但為何最後沒有發布評測,主要是因為最後實測的結果並不如預期,另外就是在過程中發生了一點質量問題,沒辦法繼續實測,就把鞋子擱在一邊。禪戈的表現則是非常令我驚艷,它非常類似去年Jordan Brand旗下的團隊好鞋Jumpman 2020,本來應該製作評測給大家看的,但遺憾的是我在外出旅遊的時候想帶著它去拍點素材,最後我打完球不慎將它遺落在台南的球場,心態頓時炸裂,於是鐵了心就等AG1發售。

 

104912199_3275100802520421_4445162135524290472_n.jpg

禪戈除了在包覆性上過度強烈以外,確實是一雙好鞋

 

講了這麼多,究竟這雙AG1是否能作為361集大成的作品?讓我們一探究竟。

 

5O2A5064.JP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3kg

尺碼:腳長約24.8cm/寬8.8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復健後未使用任何護具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二三號球員,第一步切入、急停跳投為主

 

 

#外底表現

 

AG1的外底紋路非常細密,由無數的圓圈和短槓構成,讓我不禁想起當初被Kobe X支配的恐懼。首次穿著AG1是在國中室內年久失修的木板地,頭一次上腳就讓我著實摔了個狗吃屎。場地的不利因素和球場令人意外的糟糕表現迫使我換掉了它,在觀察外底紋路後恍然大悟,這鞋和Kyrie5一樣,外底都有一層在生產時留下的膠膜,導致抓地力在初期上腳時會不夠水準。

 

5O2A5083.JPG

 

我直接把鞋帶到半夜的河堤,進行2小時左右的跑動投籃練習,果然它整體的抓地力瞬間以鬼滅之刃票房增速迅速爬升。當我再次回到了相同的室內場地,它帶來的抓地體驗也完全不像同一雙鞋。我個人認為在抓地的感覺很類似Kobe X,只要不是反潮的日子,它的抓地表現肯定是頂級的。

 

5O2A5079.JPG

 

但這雙鞋的另一個問題就浮現了——耐磨性,由於紋路偏細,材質偏軟,又不夠深,可以想像它在水泥地上的耐磨性不會太好,但如果打打PU場地還是沒問題的。不過因為紋路足夠多,不會像AJ34之類的鞋一樣整條整條的消耗,另外有個值得注意的是,它是雙層紋路,在原本的紋路下面還有另外一圈完整的同心圓,亦即磨完第一層還會有第二層,所以它的耐磨起碼有⋯⋯Kobe X *2?

 

5O2A4741.JPG

 

#中底表現

這次的中底號稱三態科技,很容易聯想到三種不同密度的中底,但實際上它是由兩組發泡材料和一條貫穿前後的TPU承托片組成。下層的Qu!kfoam負責回彈,上層的NFO則提供柔軟的腳感。這個邏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然後在實戰中,你完全可以體驗到它的中底毫無感覺,對,就是毫無感覺。

 

5O2A5081.JPG

穿著過程中幾乎不會有明顯的形變,當然穩定性也是一流的。

 

這種體驗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Big3和禪戈上都可以明顯感覺到Qu!kfoam的軟Q,但這雙鞋卻完全沒有任何軟的感受。相較於Big3和禪戈,AG1的Qu!kfoam幾乎90%都用了外殼包住,僅留著一線作為形變空間,這也是它腳感不如前兩作的主因。但這不意味著不好,因為它的中底表現其實是非常優秀的。

 

5O2A4736.JPG

中底材料外露的地方相當少

 

AG1的中底表現不同於主流大廠,它反而和Asics的Nova Surge極度類似。這其實也是非常合理,畢竟現在361的中底科技就是從Asics那裡端走的。在落地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下陷,而是覺得腿部的衝擊直接如泥牛入海般消失,近期我嘗試了更多單腿後撤的投籃腳步,這個動作對我們這類普通籃球愛好者的肌力負擔相當大,很容易在後跳時因為肌力不足導致起跳不順,但穿AG1的時候做起來完全不會有任何不穩定的感覺。可以說它雖然沒有什麼腳感,但在緩衝上面的表現堪稱頂級。

 

5O2A5078.JPG

 

複合結構也帶來中底厚度的增加,AG1在左右橫移的靈活度平平無奇,雖然它重心並未高到有扭腳的風險,但因為強大的穩定性讓我在穿著它的時候很難按出剪刀步之類的技能,如果是追求靈活變向的後衛,到這邊就可以勸退了。

 

5O2A5090.JPG

穿上後確實會降低想要變向的慾望

 

除此之外,它的啟動感還是很不錯的,以我目前的身體狀況來說,AJ35這樣大的氣墊其實在突破時有點卸力,AG1更紮實的回饋感更讓我感到動力十足。整體中底的調教是非常成熟的,它並未刻意做軟迎合消費者,而是確實達到了緩震/回饋兼顧的效果。

 

#鞋面結構

AG1的鞋面結構非常複雜,它鞋頭用了編織材質,側邊則是塑料,在非常多的部分都加入了外部結構作為支撐。中底處的透明TPU在前掌內外側都有延伸上翻,直接夾死了前掌。AG1整體雖然沒有皮革,但做工用料的質感都非常出色,Why Not系列雖然也有很複雜的材質拼接,但作為1-3代都有入手的人,我很負責任的說它們大都只是裝飾作用,幾乎沒有帶來實質的性能提升,有些材料跟厚紙片也差不了多少。

 

5O2A4728.JPG

 

以它599RMB的發售價來看,顯然對抗的是Nike中端球星簽名線,單就材質而言,今年Nike的Kyrie 7、PG5、Freak2 相形之下都顯得非常廉價。當然Kyrie7實戰性能的出色無庸置疑,堆砌材料不意味優秀,一切還是要實戰說話。

 

5O2A5079.JPG

 

AG1的包覆性可說是非常出色,它的前掌沒有多餘的空間,左右上翻的TPU提供非常好的鎖定支撐,禪戈的鞋面過於僵硬使它對於寬腳的適性不佳,但AG1確實達到了鎖死中帶有彈性的感受。後跟鎖定也非常驚艷,雙腳紋絲不動的鎖緊在鞋楦內。當你拉緊鞋帶,很明顯可以感覺兩側鞋面的擠壓感,它給我的鎖定感和Nova Surge很像,幾乎無懈可擊。

 

5O2A5094.JPG

 

材料的堆疊帶來重量的提升,個人選擇的us8有460g左右,但因為包覆性足夠好,中底重量也沒有特別重,整體重量分配比較均勻,至少在穿著時沒有明顯的疲軟感。

 

當然AG1的包覆性並非完美,為了追求極致的保護,它在鞋面添加了很多材料,在運動過程當中,明顯可以感受到前掌上方彎折處稍有壓迫,在初期的4-6小時內異物感很明顯。不過在之後鞋面內襯會慢慢適配你的腳型,和AJ35的頂足弓問題一樣,它是可以隨著時間改善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寬腳的朋友,會明顯覺得楦頭偏緊。原本應該可以大半號解決,但實際上AG1內長偏長一點,可能會導致腳趾處過空,可見它的版型明顯更接近歐美主流廠商。

 

#支撐與穩定

鞋面的強度非常好,中足的Qu!kbalance其實是一塊長形的TPU承托盤,它是有延伸到側邊的,讓你的雙腳在各種情況下都不會滑出鞋底區域。側向蹬地時幾乎不會有過多的形變,但因為腳踝處的鎖定感比較強,如果完全綁緊每一格鞋帶,在腳踝處會有一個明顯的異物感。如果要穿著做左右幅度大的變向,必須少繫一格鞋帶。

 

前掌防側翻的設計非常穩定,雖然重心較高,但完全不會有不安全的感覺,但也因為穩定性太好,在變向時是有點卡腳的。足弓內側中底上翻處有中底延伸和TPU承托片,對比前一天穿過的Freak2,穿上AG1簡直是扁平足的救贖。

 

5O2A5085.JPG

 

個人認為它最棒的體驗即在於落地的穩定性。作為聯盟中體能最勁爆的球員之一,實際上Aaron Gordon的下肢力量是相對薄弱的。雖然我們常把他和Griffin對比,但實際上他很難複製Griffin巔峰時的推土機打法,這很明顯受限了他在進攻端上的發展——三號位上他的球場理解不足以支配全場,四號上力量又不夠強。他的防守雖然優秀積極,但其實很常被力量強大的鋒線車過去。Gordon需要清開一條讓他起飛的路線,而無法像Howard、Griffin巔峰時無差別騎扣。而AG1在這個地方就反應了主人的需求。

 

5O2A5076.JPG

投籃時穿著AG1能持續保持身體的穩定

 

我在穿著AG1落地時,落地的姿勢都非常自然流暢,尤其是投籃之後重心被破壞時,AG1確實帶給我非常好的安全感。而這也是Big3、禪戈這類偏軟彈的中底沒有辦法做到的,361確實在嘗試過程中摸索出最適合AG1的鞋──不求爆炸,只求穩定。這樣的安全感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動作的幅度,但是完美的球鞋或許本不存在,一切都是取捨。

 

#總評

136827247_3862027350494427_4729005085699151475_n.jpg

 

Griffin和Gordon同樣是體能勁爆的鋒線選手,我在製作AG1評測時,也確實想起Griffin一直代言的Superfly系列。兩者的側重方面截然相反,Superfly系列更能符合我們對扣將戰靴的想像,輕質、前掌回饋強大,但AG1卻繳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卷。它更像是平價版本的Nova Surge(僅以價格來說,AG1訂價599RMB,Nova Surge則是5690),在保護性上幾乎滿分,只是在部分結構的舒適性有待磨合,中底體驗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軟彈,但它確實安靜地完成了工作。

 

5O2A5072.JPG

 

如果你注重球鞋的保護性,希望能有一雙能讓你肆無忌憚拚搶的好鞋,不在意因此犧牲一點靈活度,那AG1絕對能給你非常安心的穿著感受。但如果你是靈活打法的後衛球員,那它可能會像是給你上了限速器。

 

AG1是361把所有的牌打好打滿的一次傑作,後續還推出了加強版本的Pro版,在鞋面上繼續加厚,中足也改用了強度驚人的碳板。它不打算讓你一飛沖天,而希望你能永遠安穩落地。對我而言,它也很像中筒版本的PG3,我在神清氣爽的高強度比賽日中會選擇Kobe NXT 360 繼續燃燒生命,但AG1能讓我在身體狀況欠佳的日子安心打球。

 

83403537_2942341615796343_6559067823006547968_n.jpg

 

假設AG在NBA賽場上穿著的是同一版本,那我會這樣去理解:後衛鞋和低筒鞋永遠好賣,然而361之所以只把Big3當作是Aaron的灌籃用鞋,而不是用相同邏輯搞出一雙符合人們預期的低筒輕量球鞋,正是因為他們認知到Aaron Gordon本身的身體狀態其實是更需要下肢保護的,能細膩的考量到球星身體特質去設計球鞋,無疑非常讓人欣賞。

 

#補述

關於Gordon打法問題是我個人看法,身高6-8卻擁有後衛級別的速度,你很難要求他的力量超強,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LBJ一樣。相較於其他明星鋒線,PG有更好的投射,Kawhi的力量明顯強上一大截,Giannis也是力量怪物,Hayward更能勝任控球的責任,雖然AG偶而能給出令人驚豔的小球或者大角,但要晉升到全明星的等級,似乎還欠了點什麼。

 

從數據面來看,AG中長距離的2分投射表現平庸(命中率31%左右),3分則是合格的38%,從出手內容來看,他的C&S遠遠好過他的Pull up(自行運球後投籃),他場均切入6.3次,命中率卻僅41%,效率也幾乎所有明星前鋒都好上他一截。最接近的只有Gordon Hayward,雙方在球隊受到的防守待遇應該相差無幾,但Hayward卻有12次,命中率則有43%,一向被認為體能不夠頂級的Jayson Tatum也有12.9次,命中率是45.6%,前一季評價暴跌的PG這一季有11.9次的切入,命中率則是優秀的53%,同樣體能驚人的三旬老漢和Giaanis就不說了,超過10次的切入有六成左右的命中率,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噁心神獸。幹拔能力和切入終結限制了他突圍的能力,說明他在高強度的防守底下很難做為王牌使用。以他的防守、速度和協調性來看,個人認為PG反而是他更好的發展方向。

arrow
arrow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