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Klay Thompson而言,2016-17絕對是一項新的挑戰。當球隊迎來了超級巨星Kevin Durant以後,他明白球停留在他手上的時間將會更短、更少,在戰術上的重要性也和過往會有所差異。然而K湯欣然接下這項挑戰──得分、命中率、籃板、助攻,各項數據都如同去年的複製貼上,證明了他擁有絕佳的球隊適性。季初一度下探兩成的三分命中率,在不斷的自我調整後,又在季末回到了四成的高水準。
除了在進攻端有過單場60分的逆天表現以外,防守端的隱形貢獻更是數據無法表現出來的。Kevin Durant的到來並未讓他迷失自我定位,反而令其在防守技藝更臻成熟。在總冠軍賽其中多次防堵對手單打,即使面對高他3-4吋的Kevin Love也完全不落下風,最終K湯也隨隊一同笑納金盃,收穫了豐收的一季。
伴隨著湯神的高水準演出,Anta替其打造的KT2也得到高度矚目。也因而在Klay Thompson中國行期間,Anta也欣然送上了延長合約,十年八千萬鎂的巨額薪資,預約了湯神未來的黃金十年。考量到射手的衰退速度,並參照Reggie Miller、Ray Allen等人的生涯軌跡,可以期待K湯在生涯末期,也能持續為球隊做出貢獻。
K湯腳上這款平民版本的KT系列,為外場專用的籃球鞋,在國外評價也非常的不錯。
鑒於Klay Thompson本人對高筒籃球鞋的偏好,過往KT系列的低筒籃球鞋都被定位在訓練款,KT1 low也因著市場考量而胎死腹中,只以WCBA的贊助款樣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因此今年在總決賽結束不久後,KT2 low無預警的開售,對於低筒籃球鞋的愛好者而言,是令人無比激動的。
光以外觀而論,似乎KT2 low和KT2的差異似乎只在筒身高度,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就請大家繼續閱讀來找出答案。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72kg
尺碼:腳長約25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長時間使用保爾範護膝,無使用護踝,近期剛從膝傷中復原。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SG/SF,切入、急停為主,偶有背框,屬於相當費鞋的打球方式。
-外觀:
KT2 low和KT2的外觀幾乎保持一致,因應筒身的降低,靈感源自獵鷹羽翼的後跟TPU也隨之降低高度,電鍍的霧面銀替鞋子增添不少科技感。
延續季後賽版本的設計,在後半段使用了編織材料,高筒的編織材料延伸到腳踝處,因此在保有一定腳踝包覆之外加強了靈活性,但低筒版本的使用則沒有這樣的功能,完全就只是外觀好看之用。鞋頭則延續著前作類似鍍膜的材質,霧面的質感相當出色。
最為人詬病的廉價鞋帶,由於入手的版本搭載了白色鞋帶,並無這樣的問題。
-用料/重量
鞋面前段和KT2保持一致,由三層不同材質所組成,柔軟性和延展性都都很不錯,和高筒不同的是,KT2 low採用了襪套/鞋舌的一體化設計,襪套本身的彈性極佳,和KD9、LBJ14需要費一番力氣才能穿進去的緊緻完全不同,而鞋面實際上腳後完全不會有任何壓迫的感覺。
重量的部分,低筒確實了降低了重量,高筒42(約為us8.5)的重量約為380g,低筒則降低到345g,約和Kobe 11 elite / hyperdunk 2016 low 接近,無愧其低筒鞋的輕量身分。
-包覆
在KT2的評測中已經提到,KT2更為柔軟的鞋面材質提供了舒適的穿著體驗,後跟的填充物厚度也屬一般,優勢是帶來不受限制的腳踝靈活度,但包覆感相較KT1的緊緻不免遜色。然而KT2 low的襪套設計完全突破了材質上的囿限,包覆度比之高筒版本,有種顯而易見的提升。
充滿彈性但仍保有緊緻的襪套材質,能完美貼合任何腳型,個人屬於腳背青筋畢露的瘦腳型,也能充分體驗被襪套如同緊身衣般緊實而不壓迫的貼合。而在內襯處在跟鍵的地方有類似踝枕的設計,讓包覆性更上一層。光以襪套的設計來說,它有點類似NIKE zoom crusader、Adidas Lillard 1,更像是不會壓腳背的NIKE zoom Kobe 7,但是後跟的包裹性更加出色。
-支撐
一樣把支撐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鞋底的支撐,可視的透明外底讓我們清楚看到KT2 low鞋底的TPU有多麼巨大,延伸到中底的TPU很好的讓柔軟的中底不至於有過度扭轉的空間,和KT2的設計是完全一致的。前掌向外延伸的設計、降低的中底高度(稍後會仔細說明)有效的降低翻船的機會。
第二個部分為鞋面支撐,前半段和KT2相同的物料略為柔軟,在劇烈的側向移動中可能會產生不穩定的型變,這或許是KT2 low較唯美中不足的部分,要讓支撐和舒適達到一個好的平衡並不容易。
後跟降低的TPU看似會影響腳踝的穩定性,但以實戰中的感覺來看,它比高筒調整的更為妥當。高度剛好抵住了跟鍵的位置,搭配襪套、踝枕的鎖定,腳踝完全不會有任何滑動,這是低筒鞋至關重要的一項評分標準,很顯然的,KT2 low能在這項目得到非常高的分數。
-緩震/反應性
KT2 low維持了原本KT2的設計:在原本的發泡中底內植入了兩塊不同密度的緩震膠,原理和Nike植入性的lunarlon ( EX:hyperdunk 2014)、UA的雙密度charged( EX:Curry 2.5)類似。不管是內置的兩塊緩震膠的,還是環繞的發泡物料,調校上來說都屬比較柔軟。無需太多的磨合,就可以感覺前掌後掌優秀的緩衝。當然,對於材料緩震來說,多穿幾次,它將會讓你更加驚喜。
和NIKE hyperdunk 2014有異曲同工之妙
KT2 的中底拆解圖
先前已稍詬病過KT2即使在處理緩震上有著長足的提升,但中底的厚度也降低了反應性。原本以為KT2 low也會有著相同的問題,但實際上腳之際更明顯感覺腳掌的貼地感較佳,緩震卻沒有明顯的不同。在切入、急停時,明顯感覺腳部的動作更加迅捷有力、游刃有餘。
經過實際測量之後,KT2 low前掌的中底厚度比KT2降低了0.3cm,大約是15%左右,這樣的改變不但有效的解決了反應性普通的問題,且配合低筒的特性,讓中底的穩定性更好、也降低翻船機率。考量到許多品牌換代不換底的「省事」傳統,再考量到安踏從前的偷懶作風。品牌願意從低筒的角度出發去思考使用者體驗而做出改變,無疑是令人感到十分欣喜的。
-抓地力
和KT2的外底基本上完全相同。而我選擇的版本使用了果凍底,在室內情況下表現依舊相當出色,強烈的剎車能勝任任何劇烈的變相和急停,對於灰塵也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不至於在場地狀況不佳的日子裡變成溜冰鞋。
比較有疑慮的是室外的使用情形:果凍底的沾粘度非常高,戶外的砂石容易卡在偏細的刻紋之中,都會影響使用者體驗。外場的朋友建議選擇橡膠大底的版本(黑黃/紅黑配色),在抓地力的表現會比較平均。
-耐用
以容易破損的鞋面前掌部分而言,相較於現今籃球鞋常使用的網布、編織材料,KT2 low還是比較耐用的。鞋底的部分,KT2 low部分配色使用的冰底材質相當的柔軟,雖然帶來的絕佳的內場使用經驗,但在在外場的使用下壽命恐怕無法長久,尤其在前掌防側翻的區塊,可能會有開裂的風險。比較手邊KT2橡膠大底的材質,還是能感覺得到硬度上的差距。
強烈建議習慣在水泥地操鞋的朋友選擇橡膠大底的版本,雖然KT2 low的價格不高,但如果不想挑戰三月亡鞋的壯舉,橡膠大底會是一個比較實惠的選擇。
-結語
在K湯剛和安踏簽約之際,筆者原本是不看好的。畢竟原本對安踏的印象停留在大量的山寨、廉價的外型、粗製的模具,從未想過在兩年之後徹底改觀。無庸置疑,K湯的出色表現、高昂人氣,帶來了出眾的市場效應,也給了安踏做好鞋的動力。過去靠低價策略鞏固下級市場的策略以外,我們得以見到安踏製鞋的硬底子。
雖然目前仍以K湯系列一枝獨秀,但周邊系列也逐漸欣欣向榮,國外評測也有了很多正面的意見。對於一個進軍國際的品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目前筆者所穿過所有中國品牌的低筒球鞋中,KT2 low是最讓我感覺愛不釋手的一款。低筒球鞋因為鞋身的降低,在穩定性、包覆性的需求較高筒鞋來的更高,而KT2 low在這兩個方面,都勝過了過去我所鍾愛的閃擊1低筒版本,更展現不遜色其他品牌旗艦款的實力。唯一比較值得詬病的就是緩震膠的衰退速度是未知之數、以及偏軟外底材質衍生的耐用問題,如果前掌能用上更堅硬的鞋面材質提高支撐性,舒適的部分犧牲也算可以接受。
KT2給了安踏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也能做出優秀的緩震,KT2 low則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發售價格499RMB,而在門店的折扣數仍屬有限,但綜合其全面的實戰性能和球星簽名款的價值,即使耐用可能不如預期,但絕對屬於CP值拔群的那類。
不管你是不是K湯、勇士的球迷(事實上低筒的發售配色和勇士大多沒什麼關係),只要你喜歡低筒球鞋,KT2 low都可算是不容錯過的一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