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本季最大的交易,那必定是James Harden和Ben Simmons互換東家;但要說最讓人心碎的交易,則要屬是CJ McCollum離開了效力九年的拓荒者,成為鵜鶘隊衝擊附加賽的稻草。

 

CJ2.png

 

本季場均20.5分4.3籃板4.5助攻1.0抄截的CJ,絕對是聯盟中最被低估的得分手和擋拆大師,高中因為身材瘦小而屢遭輕視,卻又帶領積弱的球隊於NCAA大放異彩,我們都愛聽underdog的故事。CJ以6-3的矮小身高在敵陣中殺進殺出,矮後衛永遠不缺球迷,而在代言lining旗艦球鞋多年以後,CJ也終於在本賽季迎來了他的首雙簽名鞋。

 

CJ1.png

 

尷尬的是,本季的拓荒者在傷員滿載、連年失望的氛圍底下,不僅失去了大部分的鎂光燈,更在最終選擇部分重組的路線。

 

CJ4.png

也許是因為這些原因,CJ1發售的配色甚少,推廣起來也可以感覺到行銷部門的尷尬。然而,和他得到的快門數相比,CJ1絕對是誠意破表,我要把結論直接放在最前面:CJ1絕對是近年間最物超所值的簽名鞋,甚至可能沒有之一。

 

CJ3.png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4kg

尺碼:腳長約24.8cm/8.8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復健後未使用任何護具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二三號球員,第一步切入、急停跳投為主

本次評測因為不太適合用先前採用的各項結構去分析評分,所以把內容拆分成幾個重要指標向,提供大家參考

 

IMG_2606.JPG

 

 

外底紋路

 

-耐磨與抓地

 

各大品牌近期比較少在鞋底紋路上大做文章,基本上都走穩健路線,CJ1卻是個厲害。它的外底採用了比較特殊的設計,據說是來自於CJ本人喜歡的教堂建築,原本個人對這樣的紋路不是很有信心,畢竟它看起來又淺又複雜,性能很難讓人期待。但實際上上場打球後它的性能實在是出乎意料,就是它的抓地力和耐磨性都相當優秀。

 

IMG_2624.JPG

 

在室內的老舊木板地上,CJ1的抓地力堪稱頂級,它的橡膠紋路幾乎不太沾灰,幾乎不需要去擦拭鞋底,都能維持一直非常好的性能。而在室外水泥地打了三次之後,大家可以從照片中看到它幾乎沒有明顯的磨損,甚至可以說它的性能就是LiNing當中最頂級的一檔。

 

IMG_2609.JPG

室內抓地力: ★★★★

室外抓地力: ★★★★★

耐磨度(橡膠底): ★★★★☆

 

中底性能

IMG_2621.JPG

CJ1中底採用了全掌的lightfoam和前掌的䨻,以及一塊馭帥14同款的全掌碳板。當我拿到手的時候,腦中馬上就浮現了這幾年一直在網路上討論度極高的Kyrie專屬球員版,上頭在前掌配置了超大的碳板來符合KI本人的強度需求。當碳板不僅僅是足弓支撐之用,還大面積的延伸到前掌,其體驗究竟如何,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當時候也有朋友委託我找過,但實際價格動輒數萬,且取得合適的尺寸極為不易,最終也僅能打退堂鼓。沒想到時至今日,LiNing大範圍把這種碳板當作市售配置,也算一種降維打擊吧。

 

-腳感/緩震

中底的Lightfoam調教不算硬,但前掌䨻也沒有提供想像中的軟彈腳感,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下面墊了一塊全掌碳板,光從外底按壓就可以感覺到其硬度,所以如果期待它會有類似zoom的體驗,那肯定是沒有,但它也絕對不板磚,即便是在室外水泥地上打球,還是能明顯感覺到中底的回彈。較為厚實的中底提供了非常不錯的緩震,屬於那種存在感不高但是緩震體驗出色的類型。不過後掌還是比較硬一點,如果是不小心用後掌落在水泥地上,還是會覺得有點震腳。

IMG_2611.JPG

 

-跑動表現

這雙鞋給人的跑動表現絕對是強到爆炸的等級,就因為這塊全掌碳板提供的彈射感真的是極為出色。

IMG_2623.JPG

 

前後掌都有著明顯的弧度,在跑動時可以非常明顯感覺到鞋子本身提供的助力,它在全掌推進的時候會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雖然不像䨻中底那種又輕又彈的爆炸感,但只要你能踩得動碳板,那它真的會在蹬地的時候給了幾分額外的彈射體驗。這塊碳板幾乎可以一絲不露得保留腳步的全部力量,甚至有種隨便一蹬就衝個老遠的感覺。

 

 

-啟動反饋

全掌碳板需要一定程度的腿力需求,體重輕的球員可能會覺得它剛性過剩,但如果和我一樣有著日益增加的體重,那它蹬地的那種感覺真的是會讓人上癮,尤其是那種靠第一步擺脫防守的打法,它提供的爆發感真的是無與倫比的。前掌䨻在這裡也很好的發揮了作用,蹠骨不會因為過強的反饋感到不適。

 

IMG_2619.JPG

 

原本我擔心它偏厚的中底會對啟動表現有所影響,但實際穿著後就能發現,如果不是這種強度的中底,根本無法支撐碳板直接的力反饋。中底厚度一定程度消化了碳板對腳帶來的負擔,前兩年安踏也推出過全掌碳板的RR6,我之前也為大家做過評測,因為中底調校並不成熟,所以整雙鞋的平衡性並不好,而CJ1很顯然在馭帥14䨻的成功後找到了一個更適合大眾的答案。

 

IMG_2607.JPG

 

馭帥14䨻確實無愧為頂級的實戰鞋,但䨻極度輕彈的腳感會一絲不露的把碳板的反饋發揮到淋漓盡致,狀態好的時候真的是健步如飛,但它給雙腿帶來的負擔也顯而易見,在身體疲倦的日子就完全不會想穿馭帥14䨻。但CJ1卻會成為結束一天工作、拖著疲憊身軀卻還是想硬打的首選。因為它整體的設計就會讓你不由自主的驅動狀態,這其實是非常奇怪的,因為對比個人手上兩雙不同外底材質的馭帥14䨻,CJ1的中底阻力明顯比它們還要強,但穿起來卻明顯比較省力。

 

或許是偏厚且反應沒那麼迅捷的lightfoam中底一定程度抵銷了碳板的強度,削弱了啟動的爆發感,但也緩解了一部分的衝擊。另外一方面是中底弧度切割非常精準,個人認為這一點其實是做得比馭帥14䨻細膩的。

 

-側向橫移

相較於極其優秀的啟動和跑動表現,它的側向移動就顯得不那麼出色。因為它的中底做的比較方正,前掌外側又有等同AJ34的硬質TPU加固,還有中底TPU延伸,雖然保護性破表,但側蹬時明顯會感覺到強大的阻力。

 

IMG_2587.JPG

 

實際穿著中可以明確感覺到側向蹬地時角度比較受限,這點是明顯比不上馭帥14䨻的。但我個人其實本來就很少做大幅度的變向,所以無法明確知道它會否對動作效率有所影響。但對於極致的地板流變向狂魔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IMG_2620.JPG

 

這其實很令人費解,因為在我印象中CJ應該是一名比較靈動的球員,感覺一雙類似Kyrie弧形外底的鞋會更適合他,為此我也翻看了本季CJ的十多場高光,我發現他的打法和印象頗有出入。不同於Kyrie穿花蝴蝶般的華麗運球,CJ其實並不常做那個大幅度的變向過人,他經常會運用前後連續的試探步,再接一個強而有力的蹬地突破/後撤來創造空間。這也反應在他攻擊籃框的效率上,使這名身材普通的矮二號能成為聯盟最好的終結者之一。CJ1的那種爆發感也確實是為這樣的打法而設計。

 

-彈跳體驗

相較於優秀的跑動爆發感,CJ1的彈跳體驗則比較一般。因為它整體的中底比較偏厚,個人比較習慣用雙腳起跳,在起跳前發力的那一下會覺得鞋子整體剛性過強,自己練習時會覺得跳起來的感覺並不算非常流暢,好在實際比賽中我很少能跳得那麼高,反倒是原地爭搶籃板時它優秀的保護性讓我可以放心的連續起跳,此外碳板一定程度在心靈上的彈速加成,當我穿著CJ1打球時感覺特別容易有封阻進帳,

 

IMG_2605.JPG

 

緩震/腳感: ★★★★☆

跑動表現: ★★★★★

啟動反饋: ★★★★★

彈跳體驗: ★★★☆☆

橫移表現: ★★★☆☆

 

安全性評分

 

-包覆與鎖定

鞋面用料也是我之所以認為CJ1物超所值的原因。

IMG_2626.JPG

 

之前CJ1發售之前,還推出過一款命名為CJ Silencer的團隊鞋,它如奇美拉般把CJ過往穿過的音速8、馭帥13䨻縫合在一起。這樣縫合的思路也反應在CJ1上:在吸納馭帥14䨻全掌碳板之後,它仍不滿足似的再度吸收了馭帥13䨻的編織鞋面,而我必須要說,如果編織鞋面有所謂的最終形態,那肯定就是這一種。

 

77daf39525e09539783404be3e465df9.jpg

 

它強韌的材質提供了幾乎紋風不動的強橫支撐,卻在極限處提供細微的延展,這幾乎就是hyperdunk 2017 FK的高光表現,而馭帥13䨻我最喜歡的部分也恰恰是它的鞋面表現。我幾乎可以確信如果LBJ18用上這種等級的鞋面,它會成為怎麼樣的一雙超級坦克。

 

IMG_2610.JPG

 

但它的側向支撐仍不止步於此,前掌大面積的中底上翻提供了無敵的側向支撐,甚至讓人會覺得性能過剩——畢竟馭帥13䨻不需要這些結構也已經保護無敵,CJ1此舉有點杞人憂天,反而讓它適合的腳型變少了,如果是大寬腳的話就會覺得卡腳。

 

IMG_2622.JPG

 

CJ1強大的地方還不僅於此,它在腳踝處用著非常薄的皮革支撐,讓它實質上擁有了類似中低筒的靈活性。但它的後跟填充真的是一絕。它並非倚靠厚實的填充,而是數個精準的踝枕,讓我在剛上腳後就驚喜的發現,即便不繫鞋帶,它也能完全鎖死後跟。

 

IMG_2627.JPG

 

這樣分毫不差的拿捏肯定是經過建模時的反覆調整,因為明明是類似的結構,但Harden vol.5就做得極其差勁。這雙鞋絕對不能穿踝襪,因為它鞋口的結構強度太大,如果穿踝襪的話肯定會磨爛你的腳。

 

CJ1的包覆性基本上和閃擊8是同個級別的變態,但它鞋面的材質比閃擊8高級,所以舒適度也好上不少。而近年來我也確實很久沒有在NIKE的新款球鞋當中感受體會到這種AJ31級別的貼合感了。

包覆性: ★★★★★

腳踝支撐/鎖定: ★★★★★★(是的,突破天際的六顆星)

側向支撐: ★★★★★

 

 

-鞋身穩定

全掌碳板的結構讓它的抗扭轉能力達到了球鞋史上的最高級別,而CJ1的碳板調校也絕不死硬。它能很好的傳遞能量並讓球鞋一直保持穩定,最優秀的地方是它的碳板配合中底,在足弓處有一個非常舒適的支撐感。

 

IMG_2614.JPG

 

像我這樣的扁平足腳型,有時候快攻落地時沒有抓好空間,會直接用足弓單腳落地,這動作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如果是足弓支撐貧弱的鞋款如Freak2、Zion1等等,就會覺得腳底的筋膜有種明顯的撕裂感。但某天工作十多小時後去打球,我也一樣出現了不慎用足弓落地的情形,可以明顯感覺到CJ1的中底結構撐住了我落地的力道,從而讓我穩當的落地,而不至於產生傷病。

 

-防側翻表現

它的防側翻也毋需多言,厚實硬質的防側翻腳配合中底上翻,幾乎就是穩定性的同義詞。但還是有個小地方比較可惜:因為前掌中底雖然不算厚,但隔著一層碳板,就讓雙腳幾乎無法明確感知到地面。大幅度蹭蹬時你可以知道它是撐住你的腳的,但你無法像一些設計水準極高的球鞋一樣去清晰感知到鞋子和地面的夾角。這種感覺就好像穿著厚底鞋在踩油門一樣,無法更細微的去調整車子的速度。只能說CJ1確實比較適合那種大開大闔的路線,小巧挪移的精準操控是比較難做到的。

 

IMG_2608.JPG

 

 

總評

過去一年我穿過四雙配有全掌碳板的球鞋,包括RR6、馭帥14、CJ1和Anta狂潮3 Pro,RR6把預算全花在中底上面,其他地方的用料乏善可陳,也讓它僅能作為一雙體驗用的球鞋;狂潮3 Pro的中底強度實在太高,以我的體重幾乎是無法踩彎它的碳板,所以一直不能有一個很好的體驗;馭帥14就完全是為高強度比賽而生,平常穿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它過強的彈性而感覺到疲勞,CJ1雖不能提供馭帥14一樣極致的性能體驗,但它更適合在任何時候穿著。

 

CJ1作為CJ的首款簽名鞋,可以看出LiNing確實下了極大的苦心,把過往的成功經驗轉換過來。它更像是馭帥13䨻和馭帥14䨻的綜合體,擷取了13代的保護性和14代的爆發力,更在包覆性上做得更勝一籌。雖然沒了高彈的中底體驗,但這樣的中底表現也絕對值得肯定。

 

它並不適合變向很多的後衛,但不管是鋒線還是內線,它提供的保護性絕對無須擔心。甚至體重越大的人,越能從碳板反饋上得到出色的體驗。除卻性能之外,它的質感也是極盡細膩,球鞋當中處處可見的球星元素,就以它為CJ獨創的外底紋路來說,它並未安全而粗暴的選擇普通的公版設計,而大膽的用鞋子去說一段生命故事。創新的嘗試很可能會直接讓整雙鞋抓地性能崩塌,人字紋固然很穩,但過往那些經典的球星簽名鞋如Kobe系列,都是把性能和故事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而這也是我心目中認為簽名鞋該有的樣子──一個品牌如果說不出一個好故事,那終究會讓它的商品顯得匠氣十足。勇於挑戰、嘗試創新,這是我們心目中一雙好鞋該具備的樣貌。

 

最後還是順便來談一下價格,我們可以順便回顧一下這個賽季所有的簽名鞋款(以下為確保公平性,故都以中國訂價來比較)

 

NIKE陣營

LBJ19 (1599RMB)、KD14(1299RMB)

Kyrie8(999RMB)、PG5(849RMB)、Freak3(899RMB)

 

Jordan陣營

Zion1 (949RMB)、Why Not .5(1099RMB)

 

Adidas 陣營

Harden Vol.6(1499RMB)、Dame8(999RMB)、Issue 3(799RMB)、T.Young1 (999RMB)

 

Puma 陣營

MB.01(999RMB)

 

Under Armour 陣營

Curry9 (1399RMB)、Embid 1(999RMB)

 

Anta 陣營

KT7(999RMB)、GH3(799RMB)

 

361 陣營

AG2 (599RMB)、AG2 X(739RMB)

 

光以質感、用料、設計三個層面來討論,在799-1099RMB這個區間,CJ1都無愧於是其中最出色的,甚至讓它往上去打,面對KD14、LBJ19這兩大強敵也絲毫不落下風(Harden Vol.6就算了,它一直都是訂價虛高的代表)。畢竟全掌碳板和最頂級的編織鞋面,這幾乎就是眾口傳說中巨星上腳的球員版本配置。

 

性能這部分見仁見智,畢竟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但可以明顯看出這個區間的簽名鞋普遍缺乏記憶點。我從來沒喜歡過Kyrie的球鞋,但我一向欣賞它為Kyrie球風思考的大膽想像,然而自七代開始,過往的激進也逐漸妥協於市場;Freak系列和PG系列都主打了低筒、反應性、輕薄,跑喬和字母哥打法分明大相逕庭,卻穿著差不多的鞋子,這也一直讓人費解。

 

Zion1的性能其實真心不錯,但用料設計粗暴的像是Hyperfuse PE不遠千里穿越而來,更和胖虎本人野獸派的球風沒半點連結;最有性能特點的還屬Why Not系列,二代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實戰鞋之一,但三代以後的抓地力差強人意,用料也顯得廉價,和子系列One Take幾乎就沒有區別,也真的是愛不起來。

 

UA在Curry8/9的創新無庸置疑,我也願意掏錢為設計埋單,但UA亞洲定價虛高的問題始終在那,如果是降個15%的話會好很多;Embid1幾乎就是把團隊鞋整雙端過來,幾乎找不到太多個人元素,當然打五折還是很OK,要說原價999RMB那這個用料肯定不值。打折怎麼能漏掉Adidas,幾乎就是年年常駐五折以下,它們也談不上不好,但要說原價入手,除非是Bape聯名之類的噱頭,不然真的有點困難。

 

唯一我認為值得討論的對手是Puma MB.01,雖然配置上也沒有太多出色的地方,性能也顯得更為極端,但設計和質感確實值得原價,也完美符合球三本人那種特立獨行、充滿創造力的瀟灑風格。當然目前市場幾乎是發一雙炒一雙的節奏底下,CJ1貨量充足(還打折)的發售方式還是顯得良心很多;作為品牌的老對手,Anta陣營KT7在用料上屬於同個級別,但對我個人而言,CJ1的實戰性能更適合自身的打法。361那種玩法就真的是燃燒經費,不過AG2目前口碑普遍偏下,或許等我拿到AG2X實戰後調整一下我對CJ1的讚美吧。

 

它並不是LiNing陣營當中性能最強的選手,畢竟馭帥14䨻的天花板就擺在那裏,但馭帥14䨻動輒7K以上的價格我認為還真的需要一點愛;韋德之道9有著革命性的性能表現,但它可以適用的人群又更窄。如果要給CJ1八個字的評語,那就是:原價不虧,折了你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bsolutsneaker 的頭像
    absolutsneaker

    Absolutsneaker shop

    absolutsn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