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絕對是安踏爆發式的一年。
過去兩三年Anta遇到的困境其實和Adidas頗為相似,兩者都在高端市場困頓乏力,而僅能以CP值去佔據中低端市場,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在中底上面一直沒有更好的解答。比起Adidas是自己把Boost放掉,Anta其實是一直在嘗試努力的,各種Alti-前綴的中底名稱層出不窮,但性能一直沒有更突出的表現。
而直到氮氣發泡中底的出現,安踏奇蹟式的救活了自己的20-21賽季,這是一種以氮氣充填到中底進行超臨界發泡的作法,能夠讓原材料變得更輕、更彈,基本上就是Boost的全面升級版本。而Anta不同於李寧䨻中底擠牙膏式的作法,一上來就是把氮氣發泡產能催滿,直接在KT7、KT1 Pro 、GH3、異形3上大面積鋪開,務必讓消費者感受到它驚人的爆發。
(䨻和氮氣發泡都只是一種超臨界發泡的技術,李寧最高規格的䨻是用產能小、良率低的Pebax材質完成,所以價格居高不下其來有自。)
過往Anta中底不溫不火的表現,一下子被氮氣中底拉抬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加上原本就有自己工廠的優勢,現在的Anta絕對擁有強勁的實力可以衝擊頂級產品。而這雙KT1 Pro就是在這樣的氛圍底下,繼承歷史與記憶、科技與創新的產物。
時光匆匆啊,距離第一次寫KT1評測似乎還只是昨天,如今已經在做KT1 Pro的評測,也算是參與了Anta這個品牌的崛起之路,究竟重新回歸的KT1擁有怎麼樣出色的表現,且讓我們用實戰來說明。
筆者資料
身高/體重:179cm/ 74kg
尺碼:腳長約24.8cm/寬8.8cm,瘦腳型、扁平足,一般NIKE穿著8-8.5之間
健康狀況:左膝韌帶和右踝韌帶均有過傷病史,復健後未使用任何護具
球場位置/使用情況:二三號球員,第一步切入、急停跳投為主
本次評測因為不太適合用先前採用的各項結構去分析評分,所以把內容拆分成幾個重要指標向,提供大家參考
-耐磨/抓地力
這個地方和元年保持完全一致,原版的KT1本來就是抓地力怪獸,KT1 Pro自然也不會在這個地方失分。它在室內有灰的情況下仍可以保持頂級的抓地力,絲毫不因為冰底而稍有減色。
但這塊冰底卻也帶來兩項缺點,一是它偏軟的材質注定了不耐磨的事實,在水泥地上應該撐不過四個月;再者也就是這雙鞋上最大的瑕疵,也就是防側翻的問題。
室內抓地力: ★★★★★
室外抓地力: ★★★★★
耐磨度: ★★☆☆☆
-防側翻表現
元年KT1的結構本來就是精英水平的優秀,其主因當然是因為當年它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Hyperdunk 2011的想法。極具速度感的外觀和明顯的防側翻外底,讓它在側向移動的安全感表現極為出色。然而復刻的KT1 Pro外底採用了材質偏軟的冰底,讓防側翻角會在某些極限情況下失靈。
這本來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當年我也穿著冰底版本的元年KT1度過了大學尚生猛有力的賽季,並未覺得防側翻有任何不妥,但本次為了提升腳感和緩震,KT1 Pro的中底厚度明顯比原版提高,更厚的中底必須有更好的穩定結構,而KT1 Pro的冰底防側翻角在此又承擔了比元年更大的壓力。
實戰體驗當中其實沒有出現過任何不安全的情況,因為個人的打法變向幅度本來就很小,以體重74KG、鋒衛打法來看,筆者的能力是沒辦法突破它的防側翻安全線的,但如果是體重超過90KG的鋼砲型後衛,又或者是兩下Crossover 就能摧毀對手的強力腳踝收割機,它會不會在某些時候失靈,就是一項不能忽略的隱憂。幸運的是,個人認為一般籃球愛好者應該是不太會超過它的極限。
防側翻表現:★★★☆☆
-緩震&反饋
這可能是Anta,甚至是所有品牌最接近zoom air的一次。
幾乎大多數人最初的籃球鞋都是Nike,而我們也習慣了zoom air那種潰縮後的回饋感,即便很多人在運動生涯拉長以後才會發現自己其實不是這麼適合氣墊,但無庸置疑的是,zoom air對一般籃球愛好者來說就意味著舒適、反饋和緩震(即便ASICS已經教會我們緩震和腳感沒有絕對的關係)。
過往很多朋友常常問我:「中國品牌有沒有那種類似zoom air的鞋?」更具體一點,大家要的是hyperfuse、hyperdunk、元年Kobe5/6的那種腳感,我總是很難從兵器庫拿出適合的答案,畢竟Adidas最強中底的BYW X都沒做到(是的,BYW X是個人心目中Adidas從古到今的所有中底最好的表現)中國品牌要從材料上接近Boost很容易,但要接近zoom很難。
首先我們要明白zoom強大的反饋感來源,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結構,在有限的厚度達到一個很舒適的回彈,而且可以明顯和周圍的中底材料如Phylon做出密度差,人類腳底的受力區域並不平均,而在重點受力區域製造密度差帶來的局部反饋,就是穿著時最有感的方案。
靜態的軟並無法產生這種反饋感,Nike近年有很多zoom strobel的鞋款,它們的靜態腳感都很棒,但大多數人都不能否認它們大多穿起來「不夠彈」,至少我個人穿著KD13/14來說並沒有覺得中底特別彈。比方說元年的Kobe1用的是前後zoom,復刻變成全掌,但整體的體驗差異很大,也和密度差有直接相關。很多材料緩震的鞋款也能在試穿時帶來非常舒適的軟彈,但打起球來就不是那麼回事。
中底的局部反饋雖然和緩震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和腳底的舒適度有關。區域反饋可以讓腳步局部的受壓區如蹠骨、中足骨的位置得到緩衝,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穿有前後氣墊的鞋很舒服,道理就在這邊。以前李寧做過一個Shear Reduction的科技還拿過紅點設計大獎,但因為缺乏好的中底來達到設計結構減壓的效果,所以在後續發展中直接被棄用。
區域緩衝的效果確實很舒適,因此個人認為對後衛而言,氣墊最有感的形式不是扇形、不是全掌,而是在第一中足骨下面放置的鵝蛋zoom air,有壓力才會有潰縮,而那裡是一般人在啟動時乘載最多力的位置。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Protro的Kobe V、Kobe VI腳感和元年落差很大,因為Zoom Turbo面積太大了,踩下去時是踩在整片的氣墊上,沒有密度的比較,就不如元年鵝蛋zoom那麼有感。
而Boost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呢?Adidas曾經嘗試過用Boost和Lightstrike組合,但小面積的Boost提供的反饋感完全不能和zoom air相比,為了確保腳感ADIDAS選擇了用全掌的Boost,但實際上消費者整片踩踏下去,還是無法有那種密度差帶來的腳感,畢竟在腳掌受力區域產生形變才能最有利於消費者感知中底的反饋。
其實過往也有很多品牌都做過分區不同密度中底的設計,但效果為何相較zoom還是瞠乎其後呢?原因就在於密度差不夠明顯,zoom之所以能遠遠把分區設計的材料緩震甩在後面,就是因為沒有材料的密度比氣墊裡的空氣更低。
沒有足夠的密度差異,腳一下去就是整片潰縮,分區的意義就模糊了。而今年KT1 Pro、GH3和LiNing的全城9之所以可以擁有無比接近zoom的腳感,就是因為有了超臨界發泡的中底。Boost做不到的而超臨界中底做到了,就在於超臨界發泡的中底擁有更低密度、更高彈性的特質,可以明顯和傳統的EVA產生落差。
其實包括Nike自己也有類似的材料,它們通過zoomx這種超臨界發泡打造了接近甚至是超越zoom的腳感,但NIKE只願意用在定價超過5000以上來的跑鞋上(價格最便宜的應該就是定價5500的pegasus turbo),對於製造成本更高的籃球鞋來說,它們已經有了zoom可以頂替這項工作,根本不需要花費更貴的成本、承擔低良率去使用超臨界發泡。
KT1 Pro上面的氮氣中底面積看似不大,但非常厚,它並非填入,而是貫穿整個中底,從外底可見的位置到中底布下方,在前掌還有微微的隆起。因為材料緩震終究需要厚度形變,所以它也無可避免的提升了中底的厚度。但它非常精準地掌握了zoom(正確來說是鵝蛋zoom)的關鍵,就是僅放置在受力最大的點位上,靜態腳感並不明顯,但跑動起來你真的會有氣墊的錯覺,而且是hyperdunk 2011、Kobe V、Kobe VI穢土轉生到Anta的感覺。
但顯然Anta對自己是自信不足的,因為它配置了一個厚度很高的氮氣發泡鞋墊,為了滿足靜態腳感的需求,但實際上這真的完全沒有必要,它會直接抵銷密度差帶來的驚艷感,筆者建議直接換一副鞋墊,而且越便宜越廉價越薄越好,可以有效降低體感重心、增加中底體驗。
以功能面來說,這套中底確實非常舒適,跑動起來雙腳負擔非常小,而且對於腳踝、膝蓋幾乎沒有額外的負擔,受力區域的緩衝感也非常足夠,它完全不需要大體重才能踩開,任何人都能在它上面得到很棒的體驗。
如果Anta能進一步的嘗試壓低中底的密度,並保留現有的腳感體驗,或許顛覆zoom神話的日子即將到來。當然對於大體重來說,腳底受力的區域更大,更適合前掌全面積放置的GH3、異形3;要進一步追求緩震的話KT7、狂潮3 Pro則有更大面積的氮氣中底,畢竟KT1 Pro的亮點是它模擬出一種類似前後zoom的輕彈體驗,並不代表它的緩震就比全掌的來得優秀。
腳感反饋: ★★★★★
緩震保護: ★★★★☆
-運動表現
KT1 Pro前掌做了一個明顯的上斜角,讓它輕微墊腳就有非常明顯的前傾感,比印象中的元年大上不少。穿著它做試探步時感覺蹬出去那一下力道特別強,急停時把前衝力量轉換成往上時也非常流暢,絲毫不受到較元年加厚的中底影響。中底形狀搭配舒服的腳感,穿著KT1 pro打起球來既省力又舒適。
KT1 Pro跑動起來很爽,但因為前掌的角度太大了,所以長距離衝刺要急煞的時候小腿力量不足時常會感覺收不住腳,如果是喜歡打攻守轉換的球員,可能會覺得不太適應。它給我的感覺跟WOW9有點類似,都需要稍微適應一下一種發力模式。前傾角也會稍微影響定點投籃的穩定度,前掌那種輕微的晃動感常常會讓整套投籃的發力過程有點不確定,它給我的體驗和KD14頗為類似,但前掌會有一點輕微的俯衝感。
起跳部份,KT1 pro其實還是非常好跳的,單腳的體驗優於雙腳,但主要因為雙腳時會使用到外側制動,而我內心已經知道它的防側翻不夠硬,在心理上就會下意識的沒辦法放開跳,算是心因性缺陷吧。
跑動表現: ★★★★★
彈跳表現: ★★★★☆
-中足結構
KT1 Pro還原了元年的超大TPU承托盤,它提供了足弓一個非常舒適的支撐感,有點類似Asics Gelhoop的感覺。對於扁平足的我來說它沒有適應期,上腳就覺得足弓特別減壓。
前後掌的力量傳導也很流暢,美中不足的是KT1 Pro的中底還是略厚一點,前掌的角度又收得比較猛,所以跑動時會有一點稍微的斷層感,這也是需要花時間適應的部分,如果它的TPU片能貫穿到前掌,那麼整體的運動表現還能再往上提升一個檔次,或許就是AJ34的那種水準了。
足弓支撐: ★★★★★
-鞋面結構
元年的鞋面是某種熱壓縮膜,表面為了美觀服務,處理得比較生硬。雖然它的強度和支撐性都很不錯,但在鞋面貼合度上並不是特別好。不過在當時候的時空背景之下,也不會顯得特別糟糕。
本次的KT1 Pro發售了四個配色,其中灰橘色的鞋面和元年相同,而白藍黃/白黑採用一種類似機能網布的織物,筆者入手的出道十年紀念版則在上面增加了許多壓膠作為點綴,多少能再加強一點鞋面的強度。
這層織物的貼合感比元年進步極為明顯,而且楦頭在腳背的貼合度也比記憶中的元年更好。元年的KT1是有點壓腳背的,KT1 Pro雖然外型變得比較臃腫,但它可以適應更多的人,即便高腳背也能穿。支撐性非常好,側向蹬地的感覺都非常踏實,這也可能挽救了它不那麼出色的防側翻表現。
後跟部分加入了兩塊踝枕,雖然它對後跟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支撐和舒適作用,但以腳踝貼合度來說,個人覺得並沒有比元年KT1好上多少。它或許是因應加厚中底的關係,怕腳踝鎖定跟不上中底彎折吧,態度是出來了,但既然無法對比,所以也很難說它是否真有進步。
KT1 Pro的整體貼合度絕對是一絕,但就是有個美中不足的缺陷。它中後段的鞋面也是比較硬質的塑料,但結構上來說是一整片的,所以球鞋彎折時它會有一些褶皺,這就讓它在突破瞬間會在踝骨下方的位置產生一點額外的空隙,讓它原本應該拿滿分的包覆性打了折扣。穿這雙鞋的時候一定得繫滿全部的鞋帶,不然就會因為鞋面褶皺影響包覆性體驗。
側向支撐:★★★★★
鞋面貼合:★★★☆☆
-總評
KT1 Pro基本上是一雙沒有什麼缺點的鞋,連它最差的防側翻表現放在其他鞋身上,都可能稱不上什麼缺點,實在是因為它元年的版本就已經有很不錯的設計基底,這裡多半是為了展示氮氣中底的區域才選了偏軟的冰底,個人覺得還是有點可惜的,如果後續有發售橡膠大底就更好了。
能通過改進中底為起點,進而去優化其他的結構,個人認為以實戰性能來說,堪稱是近年來Kobe4以外最優秀的復刻。Kobe4處理了前掌材料不耐用的問題,但KT1 Pro是實實在在的超進化。
KT1 Pro和當年我心目中價格高不可攀的hyperdunk 2011極其類似(幾年前我也在eBay收到一雙心心念念的Griffin PE,可惜打沒多久就脫膠脫得乾淨,氣墊也漏氣了),而這也是近年Anta家族中最全面的鞋。我手上也有堆料更狠的KT7、狂潮3 Pro,但氮氣面積最小、中底「只」有TPU的KT1 Pro卻是我個人認為最好穿的一雙,至少是最適合我這種普通籃球愛好者的鞋。幾乎任何人都能穿,穿了也完全不用訓鞋,對運動能力也完全沒有任何需求,不需要你把碳板、中底踩開。這幾個月我穿過的新球鞋大概有十多雙,但只有KT1 Pro和KD14是我認為可以推薦給所有人的鞋。
個人認為有些球鞋就是打play穿很舒服很爽,但是要打比賽終究是覺得差了一點,例如LBJ18、禪3、GH1、 BB;有些鞋是高強度對抗時穿很爽,但它也僅能在那種整個人緊繃的情況下才能穿著,普通時候穿就真的有點性能過剩,例如Adapt BB 2.0、馭帥14䨻、Hyperdunk 2016;而最後一種就是平常任何身體狀態下穿都很舒服,但高強度之下也完全沒問題(前提是你不能是大體重的Crossover怪魔人)例如Kobe4、Kobe5 ,而KT1 Pro也屬於此類。
這恐怕是一種球鞋界的文藝復興,中國品牌開始嘗試複製Nike十年前的成功模式,雖然聽起來慢了人家十年好像很慘,但事實就是在2008-2012這段期間就是Nike的巔峰年代,現今世界上的頂尖球員們都選擇了Kobe Protro做為實戰首選,似乎也說明了球鞋的進步其實遠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多。除了材料緩震終於追上了結構緩震,或許過去十年當中,只是證明了以編織材料做為鞋面替代方案,終究沒辦法和簡潔暴力的工程網布、熱熔材料相比吧。
未來我們也完全可以期待KT系列其他的復刻,個人認為KT2應該是不會有了,因為當初它比較類似KT1 Plus,是在一代基礎上的升級版,而KT3能否藉著氮氣發泡中底來到更高的的高度,值得關注。
留言列表